作者简介:宋乐炎,一九五四年生人,大专学历,郑州市总工会退休干部(副处级)人生格言:勤朴武健,忧思深远,坦诚果毅,艰苦卓绝。

郑纺机小学六一班聚会致辞:
同学们,六月六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一是今年我们的平均年龄正好是六十六岁,二是我们在小学同窗了整整六年,三是我们结束小学学业时间正好是在六六年,六月六日的今天,象征们大家六十六岁共同的生日,在此,我祝愿六一班的全体同学大吉大利,六六大顺!
有道是:飞燕难赶顺水船,光阴度过似闪电,同窗六载永难忘,魂牵梦绕到童年,千转百回常思念,岁月如歌似昨天,各奔东西心挂牵,六十六岁再相见,风雨过后绽笑颜!
同学们,你可曾想起我们共同的童年,在遙远的五十三年前,我们在一个课堂读书,我们在一个操场锻炼,我们在一条路上上学放学,我们一起玩耍,朝夕相处,,当年的我们是那样年少无邪,天真烂漫。我们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学号,当做在一个班的终生符号,仿佛是戴在头上的光环,甚至连被老师罚坐空气板凳,都当做我们童年美好的记忆。六年的同窗生涯,使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情感,事隔半个多世纪,犹如昨日,所有这些,都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此生难忘的同学情怀。
我们这代人,仿佛注定要接受命运的摧残和磨难。在我们刚上小学不久,就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我们不得不饿着肚子去上学,在我们将要毕业时,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我们不得不停止了学业。 在我们求知若渴的17岁年龄时,我们又不得不随着下乡运动,到农村接受再教育。那些时候,我们只得接受命运扭曲的安排,但我们心灵深处都有着郑纺机子弟那种勤劳质朴,真诚善良,聪明智慧,坚毅不屈的共同个性,从小就学会了承受生活中的各种磨难和打击。
在职场的工作中,我们秉承了父辈们劳动光荣,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们不会投机取巧,不愿逢场作戏,厌恶阿谀奉承,我们从不幻想好运,只求付出后的回报,我们凭的是各自的工作实力,凭的是劳动成果和工作成效,凭的是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我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兢兢业业,踏实能干,分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贡献。
在我们工作和事业最鼎盛的时期,我们六一班的同学纷纷崭露头角,全面开花,我们当中有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和校长,有我省著名书画家,有公检法队伍的骨干力量,有市直机关的领导干部,有企业的技术尖子,有基层岗位领导。
正当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命运又一次无情的碾压了在企业工作的同学,无论工作多么出色优秀,一夜之间就从先进工作者变成了下岗职工,在心灵创伤和生活困难的双重压力下,我们的同学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在天命之年又去给老板打工,其中的苦处不言而喻。
同学们,从小到老,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摧残和打击,我们一次又一次挺了过来。风雨过后见彩虹,久別重逢情更浓。我们虽然是各奔东西,岗位和命运不尽相同,但我们的心一直是相通的,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起点,那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郑纺机,还有那少年时代在一起的整整六年,那是我们共同成长的良田,是我们人生的搖蓝,是我们共同的人文根基,也是我们心灵深处最最相同的共鸣和眷恋。
岁月无情,时光荏苒,尽管我们的心灵还感觉年青,但必竟岁月不饶人,再过沒几年,我们就要迈入古稀之年,我们真 的要越来越老了 ,我真心希望每个同学都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和心态,万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健健康康的迈过七十岁,迈过八十岁,迈过九十岁,活到一百岁!
历经蒼桑,变老的是我们年龄和容颜,不变的是那铭刻在心里的记忆和怀念。共同的经历给了我们共同的语言,小时候的友谊我们每个人都藏在心间,再重逢,终于让我们喷勃了压抑多年的如潮思念,让我们的激情,再回到半个多世纪前的六一班,让我们举杯酒,让我们叙叙旧,让我们唱首歌,让我们吶喊出心中无尽的思念,让我们手拉手,让我们心连心,让我们的友谊长长久久,直到地老天荒,直到永远永远!!!


图片由作者提供 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