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之妙境】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949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淡之妙境
铁裕
人与人之间,不宜太过密切。如交往频繁,就会产生矛盾,也会因各种原因反目为仇。因此,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淡然的态度相处,既无寻常口舌,也无利益之纠纷。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以淡为好。淡而无味,淡而无浊,淡而无尘,淡而不浑。一个“淡”字,淡出了明智,淡出了清纯,淡出了宁静。
淡淡的感情真好,这样可以把相互之间的关系维持,使友谊永恒。
感情若是太浓,浓得不可开交,浓得缠绵绵,也就会分离,就会起矛盾。
如果一直让感情不断的升温,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然就会退温,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故老子说:“大曰逝,逝日远,远日返”。宇宙之规律就是这样,它只能顺其自然,不会逆反。

人与人相往,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要将其处理好,确实需要智慧。如果距离太远,感情就会冲淡,如果靠的太近,就会产生矛盾。
人之交往要有尺,为人处世要有度;
感情太浓易浑浊,勿为越界苦伤神;
水太满就会溢出,月太圆就会有亏;
保持距离则为智,交往太浓则会分。
淡而无味,却醉了前世今生;
浓而香醇,却惑了万丈红尘;
静守淡然,却得了一生安稳。
在相隔的距离前,会遇到最美丽的风景;人生苦短,也就是从早晨到傍晚的距离。人走茶凉,风停夜静。
保持距离,那是一种清醒;
茫茫人海,难以寻觅知音。
人生最可怕的是如漆似胶的黏合;
人生最珍贵的是一份淡然的心境。

心境淡然,就无贪念:“粗茶淡饭饱三餐,早香甜晚也香甜”;
心境淡然,无所畏惧:“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心境淡然,恍然枯坐:“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心境淡然,默然相望:“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成流水水尚清”。
人生不过百年,转眼就成空无。所以,交友,要会择人;处世要懂分寸;做事,要知难易;为人,要讲伦理。人往高处走并非好事,水往低处流则是善行。
人生一场,活的是一口气;走的是一段路;要的是一番好的心境。
人生在世,当学会以淡处世、为人。
淡,是一种优雅,智者因淡而入静;
淡,是一种从容;仁者因淡而宽容;
淡,是一种谦恭,圣人因淡而为仁。
诗云:
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
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人在淡中宽容,眼前皆是自然的风景;
人在淡中生活,胸中就没有忧愁烦心;
人在淡中坦然,顽强地走过人生困境。

一个“淡”字,让人放下执念,万般自在;一个“淡”字,使人不在乎身外之物,患得患失;水因淡而清澈,人因淡而心体澄明。
淡,使人简单;
淡,使人舒心;
淡,使人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抱怨、不嫉恨;
淡,使人不冷漠、不懈怠,不自卑、不伤神;
淡,使人心无尘、无纤染,心自静、物则静。
无颜色的淡非真淡,心体澄明的淡才是淡中淡;
无为无我乃是清淡,空濛辽阔的淡才是静中淡;
清静自然空虚的淡,才是人生之佳境真境妙境。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