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中学:关爱生命健康 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近日,东至县大渡口中学认真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全面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将第31个国际减灾日的各项要求做实、做细、做活。
该校动员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开展一次有关防灾减灾教育讲话活动,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等安全防患意识;各班开展防灾减灾的主题班会,观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片;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LED进行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为进一步拓展防灾减灾的口径,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向过往行人宣传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身边常见灾害事故的应对防范措施,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普及灾害常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了群众风险防范应对能力。
某同学说,第31个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面对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同学们应该学会和掌握常见的自救基本常识,提高应变能力,及时自救、互救才更有生存的希望。
某教师说,自10月13日第31个国际减灾日以来,学校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和实际情况,在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五进”活动的基础上,分别以“冬季防火”“疫情防控”等为宣传重点,开展针对性防灾减灾安全宣传。
德育处表示,学校将国际减灾日拉长为“国际减灾周”“国际减灾月”。学校精心策划,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活动,进一步营造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唤起广大师生、乃至社区居民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宣传中对老年人的关爱,向老年人群普及推广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的技能,最大限度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确保全区安全稳定。
校领导表示,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旨在向群众宣传减灾救灾知识和技能,宣传灾后给予特别的保护和救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灾难中自救的意义、途径和方法;使广大师生、特别是未成年人、老年人了解掌握疏散逃生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防自救能力,提高面对灾难的应急能力,真正实现提升抗灾能力就是拯救生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