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生活网讯(王爱民 王梦梦 张瑜)2017年中共洛阳市委老干部局被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2018年所驻新安县青要山镇石板岭村整村脱贫,2020年7月石板岭村党支部被中共新安县委评为“五星党支部”。
“自从薛书记2015年驻村到现在,他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对待村里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我们不想让他走,想在村里给他盖所房子,让他长期住在我们村......”石板岭村党支部组织委员、会计张学东告诉记者。

石板岭村位于青要山镇政府东北3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252户965人(其中农业人口871人,小城镇户口94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273人,其中脱贫户76户262人,未脱贫户2户,11人;低保户59户,五保户11户,残疾人户27户;全村耕地面积738亩,人均耕地0.765亩,山林面积4012亩,人均4.16亩。群众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养殖以及外出务工收入。
2015年,洛阳市委老干部局受领脱贫帮扶任务后,在脱贫要求越来越严、驻村任务越来越重的情况下,洛阳市委老干部局主任科员薛东海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义无反顾奔赴新安县青要山镇石板岭村挑起了村第一书记重担。

刻苦钻研 攻坚克难
驻村伊始,面对繁多的扶贫政策和复杂的村情民情,薛东海加班加点学习,挨家挨户走访。面对贫困户认定工作敏感性强、贫困户对扶贫政策不了解等现实问题,他扑下身子与群众促膝谈心,深入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耐心宣讲扶贫的有关政策,最终认定的38个贫困户,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泛认可。达到了说的让人信服,做的让人佩服。面对脱贫时间越来越紧,帮扶工作越来越细,上级要求越来越严,薛东海同志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争取扶贫项目,不断完善扶贫资料,使脱贫帮扶工作有序运行、有效开展,在上级组织的历次检查中均受到好评。
尽职尽责 埋头苦干
四年多来,薛东海紧紧围绕驻村第一书记的“四项职能充分发挥在脱贫帮扶中的“尖兵”作用。在建强基层组织上狠抓了党员教育,完成了“两委”改选,配套了活动阵地,完善了办公设施,基层组织作用明显提升。在落实基本制度上,凡涉及重大事项,他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两委”工作运转更加规范。在办好惠民实事上,先后帮助群众就医10余次,调解平息邻里纠纷5起,帮助贫困户孩子上学2人。
2016年4月,在入户走访时,薛东海发现,贫困户王磨环次子王永飞(高中一年级在校生)玩手机上瘾,辍学在家,不想上学,家人也做不通工作。薛东海一周内3次到他家做工作,动员他到工地上干活,邀其一起上山。通过比较、讲道理,一周后,王永飞思想转变,到校学习。薛东海先后十多次入户了解其上学情况,耐心讲解,鼓励他好好学习,多学知识,用知识改变命运,去年顺利考上大学。
在抓好精准扶贫上,薛东海先后起草文书200余个,填写表格2000余份,审核数据10000余组。到有关部门争取扶贫项目30余次,落实扶贫项目20余个。对接扶贫政策18个,惠及400余人次,贫困户的医疗、教育、救助、贷款等扶贫政策有效落实,红薯种植、黑猪养殖、到户增收等稳定产业项目逐步形成。组织实施脱贫集体项目3个,改善了乡村道路、水电、卫生、文化、办公等基础设施,入股了青要山镇吨包加工厂,办起了村农产品加工厂,赢得了驻村群众的高度好评。
艰苦奋斗 清正廉洁
驻村以来,薛东海同志一直居住在条件简陋,冬冷夏热的村委会办公室。面对住宿难、做饭难、洗澡难、如厕难等生活困难,他积极适应,乐观对待,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他注重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村为家,每月平均驻村时间达25天;他坚持秉公办事,所认定的38个贫困户,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他坚持廉洁自律,驻村以来,从未亲手经办过村里的经济项目,从未侵占过群众的任何利益,受到驻村群众的高度好评。
彰显大爱 真情为民
对于贫困户,薛东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把贫困户当亲人,用真心、用真情来为他们着想,尽全力为他们办事。 2016年5月,薛东海入户了解到前庄组低保人裴作轻,因车祸下肢瘫患,7年卧床不起,当时已生出大面积深度褥疮,发高烧,生命垂危,家属的意思要送县中医院。
薛东海告诉家属洛阳市中心医院烧伤科有特效疗法,经家人同意后,他联系到的烧伤科陈主任,并协助其到洛阳市中心医院烧伤科治疗。第二天退烧,一周后出院。
出院后,裴作轻和家人非要买东西感谢,被他婉言谢绝。
2017年春节,贫困户李灿子出车祸,全身瘫患。李灿子一家父亲83岁,子女上初中、小学,妻子无法支撑家庭。折了顶梁柱,一个家庭将要分崩离析。薛东海和村干部协商后,分工一名村干部及一名组干部想尽一切办法挽救这个家庭。一是联系事故责任方连续出资确保李灿子治疗,出钱出人确保生产生活一切正常进行;二是联系学校确保两个孩子继续学习。李灿子出院后,协调为其办理了入驻青要山镇特殊病免费供养中心,其妻子专门照顾李灿子每月850元工资,办理低保,将其调整了政策兜底。
村民们都说:多亏薛书记的真情付出,多亏党的政策好,扶贫攻坚救了灿子一家。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中共洛阳市委老干部局帮扶责任人与帮扶对象结“亲戚”,帮扶对象家里有了大事小事,帮扶责任人都会及时了解;帮扶对象有了新的想法,帮扶责任人都会想办法解决。
一桩桩一件件的帮扶故事在石板岭贫困户中间流传。

马奎元局长给贫困户王保国买药,查寻胃病保养、治疗方法,送慰问金1000元;王海旭给王定智送慰问金800元。丰乐组李灿子出车祸,帮扶责任人、第二干休所副所长杨光辉数次拿钱拿物看望,还积极协调为其看病,做思想工作;石板组裴福珍住院期间,贺万宁先后出3000多元慰问;前庄组裴书通是科技扶贫黑猪养殖户,帮扶责任人、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李治平主动拿钱帮其扩大规模。
2019年4月11日,中共洛阳市委老干部局下发文件(洛老干文【2019】6号)《关于开展向薛东海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注: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指出:市委老干部局自2015年担负新安县青要山镇石板岭村脱贫帮扶工作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树牢精准理念,坚持志智双扶,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实现了石板岭村整村脱贫的工作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体帮扶人员的辛勤劳动,更凝结了驻村第一书记薛东海同志的担当奉献。为树立好作风、弘扬正能量,经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在全局系统开展向薛东海同志学习活动。
《决定》最后写道:薛东海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躬身践行了焦裕禄精神的“三股劲”,充分展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希望薛东海同志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再创佳绩。
谈起今后的打算,薛东海胸有成竹:“下一步,我们要发挥已建成设施的作用,利用现有阵地,实事求是,多谋划项目,把面粉厂办好,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阔步前行!”
附:惠民实事
一、发展产业方面
1、科技扶贫项目,覆盖贫困户31户,政府奖补资金30万元;
2、到户增收27户,每户补贴资金6000元;
3、种植项目51户,政府补贴资金17.6万元;
4、企业带贫31户,贫困户给企业务工或供应饲草;
二、金融扶贫方面
帮助贫困户小额贷款16户,共计份额42.6万元,发展养殖、运输业。
三、村集体经济项目
1、投资50万元建起了粮食加工厂,建厂房6间及冷库一座,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3.5万元;
2、筹资50万元入股杏鲍菇种植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3、20万元入镇吨包厂,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
四、村级公共设施
1、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组通道路硬化3700米投资
2、2.4万元建起了覆盖全村的广播大喇叭。
3、文化广场15万元
4、提升文化书室建设12万元
5、全村治安监控2.3万元;
6、党建阵地提升、“三新讲习所”等建设13万元
7、购买办公桌15、椅50、柜6,电脑4、打印机3,合计经费3.5万元;
五、惠民实民
1、安装路灯50盏
2、完成厕所改建97户,改厨41户,改门窗51户;
3、村主要道路及主要区域环境卫生落实了责任制,全村面貌进一步提升。
4、组织开展重阳节爱心敬老活动,给全村76位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毛毯。
5、开展了“孝老爱亲、劳动致富、脱贫光荣“等十佳百星评选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有效的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风文明。
6、组织生产互助活动10次,惠及49户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