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生活网讯(王爱民 李俊华 张凯)
5月,出台了《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15条措施(试行)》。
6月,召开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工作会议。
6月,30名首批营商环境观察员正式上岗。
7月,召开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暨“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现场动员会。
7月,出台了《关于建立轻微违法行为免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处罚清单的通知》。
8月,组织发放《惠企政策汇编》,进行惠企政策宣讲,送惠企政策上门。
......
近期以来,河南省洛阳市连续出台政策措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开展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洛阳市召开全市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暨“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现场动员会,印发《洛阳市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以县为基本单元,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实现民营经济规模质量效益、企业家素质、营商环境、亲清政商关系四个“明显提升”。
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
近年来,洛阳市致力于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洛阳高质量发展的“命门之穴”,将通过全力打造全省领先、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为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长极提供坚强保障。
6月11日,洛阳市召开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围绕加快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部署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工作。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陈淑欣参加会议。会议就全市优化民营经济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如何优化全市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助推洛阳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印发了《关于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民营企业评价反馈机制的工作方案》。会上,陈淑欣要求,要提高认识,站位全局,增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聚焦难点痛点堵点,抓住关键,解决服务民企发展最好一公里问题;要扛牢责任,担当作为,用心用情助力民企纾困发展。按照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当好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
6月25日,30名洛阳首批营商环境观察员正式上岗。首批营商环境观察员、洛阳市石油商会会长史建伟激动地说:“洛阳市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组长是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足以证明洛阳市人民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重视,作为洛阳首批营商环境观察员,深感责任重大,坚决发现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问题,多提意见建议,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为打造打造全省领先、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作贡献。”据了解,营商环境观察员主要从政治立场坚定、热衷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涉企部门退休干部、专家学者和民营企业家中优选聘任。主要职责是了解涉企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发现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线索,收集意见和建议;宣传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举措和成效,对相关部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情况进行监督。
建设“不打烊”的“数字政府”。洛阳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广“豫事办”,上线“洛快办”,建设“不打烊”的“数字政府”。推广项目投资“容缺办理”、网上注销“一网通”,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审批时间压缩到15至56天。启动优化营商环境立法,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以评促优”倒逼环境优化。积极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
此外,洛阳市相继出台了《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15条措施(试行)》、《关于建立轻微违法行为免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处罚清单的通知洛政办〔2020〕24号》等政策措施。
开展“联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动
为更好做好“两个健康”提升行动,洛阳市建立健全“一联三帮”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党政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帮助惠企政策落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项目建设。
在建立服务民营企业常态化工作机制、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和商会制度、推广首席服务官制度等方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马涛迅表示,我市将深入开展“联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动,落实好“首席服务官”制度,切实让“首席服务官”当好惠企政策宣传员、企业发展服务员、民企党建指导员,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优质服务。据了解,偃师市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27名市级领导干部分包81家民营企业,发现问题25个,协调解决17个;首批设立营商环境观察员20人、营商环境监测点20个。
为有效回应企业诉求,洛阳市积极搭建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进一步完善政策咨询、意见建议、法律维权、困难求助、举报投诉等功能模块,与省级平台无缝对接、互联互通,实现民营企业诉求分类分级、上下贯通、应办尽办。据了解,偃师市建立了《民营企业诉求响应制度》,收集企业的问题和建议10条,建立台账,督促问题解决2个,涉及资金520万元、土地80余亩;建立了《服务民营企业座谈会制度》,每半组织一次民营企业对职能部门的营商环境的综合评价,推动相关部门依法行政,热心服务企业。
8月,洛阳市工商联组织5个调研组,分赴各县(市、区)工商联、市直属商会、企业开展集中调研活动。积极宣传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河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同志在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及全市地企合作2020年第二次联席会议精神。组织发放《惠企政策汇编》,进行惠企政策宣讲,送惠企政策上门。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放《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及政策落实调查问卷》,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及全市营商环境情况,认真倾听企业反映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难点及建议。洛阳市湖南商会会长肖建勋表示:“湖南商会的企业发展要不畏艰难”,社会担当要加油干,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8月16日下午,洛阳市委统战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工商联组织召开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座谈会”,市委统战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洛阳市农商行、洛阳银行负责人,部分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及市直属商会会长、秘书长及企业家代表近70人参会。会议搭建了全市政府、企业、法院的沟通机制,使法院系统更好服务民营企业,助推全市民营企业发展。
实施企业培育“一行动三工程”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洛阳市全面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条政策措施,坚持企业问题台账“四单制”,实施援企稳岗行动,计划全年降低企业负担40亿元。推进产业链固链稳链、升级补短板行动,支持大型企业、龙头企业满负荷生产,推动重点企业完善产业链,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全面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持续实施企业培育“一行动三工程”,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民营企业账款清欠长效机制,力争形成12家百亿级企业、60家“小巨人”“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
全市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离不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针对全市民营企业龙头企业数量偏少的现状,洛阳市将组织民营企业开展对标提升行动,从全市制造业骨干企业、服务业重点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5类企业中,筛选30家作为对标提升试点企业,通过“寻标、对标、改善、提升”,从现代化管理制度、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队伍打造、企业文化等方面,全面提升民营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培养一支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队伍,是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洛阳市实施河洛民营企业家“222”培训计划,从2020年开始,3年内培训20名以上行业龙头型领军企业家、200名以上创新引领型骨干企业家、2000名以上潜力发展型成长企业家,着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
洛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马涛迅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市实施开展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就是组织动员党政干部下沉一线,采取有力举措,支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在直面困难中化危为机,在转型升级中提质增效,努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为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