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做客诗经故里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819期

周易•睽 38(原创首发)
瀛洲居士
《序卦传》云: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意思是说,当家运衰微之时,就势必会出现离心现象,甚至离家出走。所以接下来圣人就推出了《睽卦》。 《睽卦》就是教人如何解决矛盾、避免离散,进而取得理想的结果。
本卦中主要取意“乖离”——即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而且是作用于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体。矛盾的双方总是相生相克,相互转换,此消彼长;其性质迥然,差别凸显,但它们又都具有同一性,即共同作用于事物,最后成为事物的发展动力。
所以《睽卦》就是从哲学角度,深刻的论述了矛盾的存在、发生、发展的规律,教给我们如何化解矛盾,如何利用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毛泽东生前曾写有一篇《矛盾论》,其见解与古代圣贤一脉相承,并有所发挥和发展,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多得的名篇。中国革命的胜利,有很大一部分指导思想来源于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有余力的话,大家不妨再读一下《矛盾论》,我相信一定会有重大收益。
(卦辞)睽:小事吉。
【注释】
(1)睽:卦名。《睽》卦为异卦相叠,兑下离上。离为火,兑为泽。上离下泽,象征水火不容,相克而又相生,火遇水则止,水无火不沸,这就是自然,这就是规律。 “睽”一般解释为:a,不顺,乖离,如~孤(乖离而独处);~异(意见不合,有矛盾)。B,孤独;c,张大眼睛注视的样子,如“众目~~”;d.,同“暌”,即“隔离、分离”,如“~~数载”;e,看重、重视。
(2)小事吉:意思是说,占到此卦,小事吉利。
【译文】
《睽卦》:占到此卦,小事吉利。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注释】
(1)火动而上,泽动而下:就卦象而言,上卦为离,下卦为泽,因此说~~。
(2)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上卦为离、为柔、代表中女;下卦为泽、为柔、代表少女,因此说“二女同居”一卦之中;一是火,一是水,因此说“其志不同行”,水火难容嘛。 自古至今,两个或更多男人在一起,极有可能是“志同道合”;两个或更多女人在一起,就很容易发生矛盾。皇帝的后宫、富豪的三妻四妾、现代版的小三等均如是。即使是姐妹共侍一夫者,也很难默契。
(3)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说”同“悦”;“丽”即附丽;意思是说,以愉悦的心情附丽于光明,以柔顺的心态上进前行。离又象征光明、太阳、君主等,兑象征愉悦、臣下等,所以又包含臣下以柔态侍君之意。
(4)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得中”是指九二、六五爻位;二爻同位相应,刚柔相济,因此说“应乎刚”。据此可知“小事吉”,“是以”因此说。
(5)天地睽而其事同也:“事”指天地所做的事、所发挥的功能等;意思是说,天地之间虽性质不同、差异很大,但它们有着共同的德行,那就是化育万物。
(6)男女睽而其志通也:“志”即志向、追求等;意思是说,男女之间性别不一样,但组建家庭繁衍后代的思想是一致的。
(7)万物睽而其事类也:天下万物的形态不一,但生生不息的情势也是一致的。
(8)睽之时,用大矣哉:“时”即时义、机宜、道理等;“用”实用、意义等;意思是说,《睽卦》所揭示的的对立统一规律和把握时宜的意义太重大了。
【译文】
《彖传》说:睽卦的卦象是,上离代表火,下兑表水泽,火泽上下而动,犹如两个女儿虽然在一起,但志向情趣行为等大相径庭。如果以愉悦的心情附丽光明,以柔顺的心态向上或前行,并且把握分寸,中道而顺应阳刚,就会如卦辞所说,做小事吉利。天地性质不同,但共同化育万物的功德是一致的;男女性别不同,但组建家庭繁衍后代的心志是一样的;天下万物形态不一,但生生不息的情景是一致的。由此看来,《睽卦》所揭示的对立统一规律和把握时机的意义真是太大了。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注释】
(1)上火下泽,睽:水火相遇的卦象,就称为《睽卦》。
(2)君子以同而异:“以”应该、应该分析;“同而异”相同中的不同,“同”指事物的共性,“异”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译文】
《象传》说:泽下离上的卦象称为《睽卦》。君子应该根据此卦象,找出事物的共性,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
(爻辞部分从略)

*依此卦预测
运势:事情多有不如意,心态积极莫颓废;体谅他人善包容,忍耐一时有吉运。
事业:常会遇到烦心事,转机就在坚持中;急于求成不可取,心火生灾须矜持。
买卖:慎重交易莫贪大,小出小进更合宜;一旦受阻莫捶胸,顿足于事也无补。
寻找与旅行:遗物权当自放弃,孤意寻找费工夫。旅途常有人相左,焉如庐内静读书。
婚姻:口角使得人反目,只因性格差距大;倘若极端无相问,冷战夫妻仅名存。
性格特点:叛逆性格与生来,爱说好辩似雄才;信字淡漠多疑窦,无妄伤人休自在。
疾病预防:心脏病、眼病、口齿病、支气管病、外伤、经期紊乱等。
方位:西南、东北有利;北、东、东南不利。

*推背图第二十一象结合本卦,寓示(应和)了“靖康之难,北宋灭亡”的史实
谶曰:空厥宫中,雪深三尺。吁嗟元首,南辕北辙。
诗曰:妖氛未靖不康宁,北扫烽烟望帝京。异姓立朝终国位,卜世三六又南行。
金圣叹批注:此象主金兵南下,徽宗禅位。靖康元年十一月,京师陷,明年四月,金以二帝及宗室妃嫔北去,立张邦昌为帝。卜世三六者,宋自太祖至徽钦,凡九世,然则南渡以后又一世矣。(公元1126年,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南宋始)。

图片释义:前二者代表宋徽宗和宋钦宗,后代表金兵。说明二帝被押解回金朝。
谶解: “空厥宫中,雪深三尺”,是说隆冬时节,大雪纷飞,金兵攻入汴梁,将宫中财物洗劫一空。 “吁嗟元首,南辕北辙”,是说哀叹二帝一味求和,最终连自己也被押往北国。
诗解: “妖氛未靖不康宁”,是说靖康年间,金人入侵北宋。 “北扫烽烟望帝京”,是说金军浩荡,南下攻宋,战火逼近开封。 “异性立朝终国位”,是说金立张邦昌为国君,号“大楚”,北宋始亡。 “卜世三六又南行”,是说北宋共九位皇帝(三加六),后宋室南迁,史称南宋。
《睽卦》象征水火相生相克,万事万物均在生克中循坏,这就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北宋曾与金朝达成协议攻打辽国,然各怀心腹事,北宋只想收复幽州失地,金国则是借助这一机遇,灭辽之后进而灭宋。在相互利用中,北宋引火烧身,导致国破家亡。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此爻寓示,北宋与金朝海上约定,灭辽后,北宋重占幽州,金朝固守北疆。金人即“恶人”,暂时还没漏出狰狞面目,北宋始料未及。急于追求“无咎、避咎”,而埋下祸患。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此爻寓示,协议灭辽之后金朝归还了属于北宋的幽云十六州,尽管北宋财物上有所损失,但毕竟收回了失地。因金朝邪念未生,相对安泰。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
此爻寓示,金兵南下,宋徽宗无奈将皇位禅让于儿子赵恒(钦宗)。钦宗命李刚御敌,取得了暂时胜利。然北宋朝内纷争不断,宋军也将陷入苦难境地。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历,无咎。《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此爻寓示,北宋内部矛盾重重,相互猜疑不断,不断丢城弃地,百姓遭殃,二帝也被金兵所俘。缺乏信任、不能同仇敌忾。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此爻寓示,北宋灭亡之后,金朝命张邦昌为帝,建立大楚,代金朝管理中原事务。金兵回撤之后,张邦昌又在群臣的压力下,将皇位让给赵构,南宋历史由此开启。而此后宋金之间再无宁日。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此爻寓示,金朝与北宋“靖康之役后”暂时恢复了和平,致使南宋偏安一隅,将国运又向前推进了一百五十多年。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