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生活网讯(王爱民 王梦梦 郭艳)洛城不眠夜,里坊灯如昼;空山新雨后,履道景色幽。安乐镇自古区位优越,人文底蕴深厚,占断洛阳城中物华。唐诗人白居易定居的狮子桥履道里、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举家迁居的“安乐窝”,太平公主、司马光、裴度、元祯等名人故居均在此地。曾几何时,此处里坊遍布、规范有序,盛世的文化气息充满每个角落;今年来,安乐镇党委高度重视里坊等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掘,发挥党建引领的强大动能,以洛阳市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为契机,用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党建文化活动,凝聚干事创业正能量、弘扬文化发展主旋律,汇入副中心城市建设交响曲。

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安乐镇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主基调,牢牢把握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各村(社区)党组织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落实在文化实践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移风易俗”,“污染防治”,“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主题,采取“小汇演+影视片”的方式,用舞蹈、戏剧、曲艺、影视等文艺演出和播放形式,集中展现广大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重点项目等工作中的担当作为、动人风采,实现党建文化全覆盖,凝聚发展进步百姓心。

汇聚强大的文化发展合力
文化要发展要繁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内容上要满足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需求,创作上更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安乐镇各村(社区)党组织鼓励由党员带头成立业余志愿者文化队,大力招募、吸收群众参与,在集思广益中不断挖掘、提炼、创排更多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现实的优秀文艺作品,利用村级文化广场,通过“文化惠民百场戏”、“红色文艺轻骑兵”、广场舞大赛、乒乓球竞赛等内容的开展,积极融入“古都夜八点”活动,形成全镇广大群众热心参与、开心享受、自我娱乐的浓厚文化氛围,为全镇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群众支撑。

发掘内生的文化发展潜力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诗词是白居易晚年在狮子桥村所创作,在那个时候,安乐镇狮子桥村还有另外两个名字:集贤坊和履道坊。今年来,安乐镇党委以自身深厚文化底蕴为依托,打造特色鲜明的一系列文化活动,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含,发掘传统文化的原始魅力。7月20日,“跟着诗词去洛阳——‘花漫里坊·人间安乐’首届乡村振兴诗词大赛”,在安乐镇狮子桥村举办启动仪式。大赛围绕“风雅颂”、“神都游”、“居易”、“安乐”阶段性主题,打造“乐天飞花令”“里坊华灯·盛唐遗风”“黄河魂”“安乐人间”等全民化、高规格寓教于乐、寓教于民活动矩阵,将诗词文化、里坊文化融入群众生活,使群众感受到河洛文化的魅力,擦亮洛阳“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名片,谱写乡村振兴出彩的“安乐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