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李兵役)忠诚爱国、报效祖国是忠德的根基。东汉时期班固说过:“爱国无饥渴,报国本天然”;南宋大诗人陆游又言:“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伟大的祖国叫中国。每个中国人一岀生,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饱受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使用着中国的语言文字,学习着中华民族的行事准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和习惯,积淀着对祖国最纯洁、最深沉、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祖国的兴衰荣辱,与每个炎黄子孙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忠诚爱国是中华各族儿女共同的精神支柱。在中国历史上,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赵一曼甘洒热血沃中华,钱学森的祖国情,到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
心在下,中在上,心向理想,不偏不倚,这就是“忠”;言在左,成在右,言行相一,这就是“诚”。作为中华学子,怎样才能做到忠诚爱国呢?首先,要乐于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无条件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国家,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尽一份力。其次,忠诚爱国决不只是嘴上说说,必须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渗透,去践行。可以利用休息日,走进社会,走进社区,走入生活,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尽力出手,当有贫困孩子不能继续接受教育时捐出自己的零用钱,当老人在路上跌倒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最后,忠诚爱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抓紧时间多学知识,尽早把自己锻炼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