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法院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立足点,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切入点,积极发挥人民法院执行职能作用,特别是5月份起,深入开展了以涉疫情、涉中小微企业、涉黑恶犯罪刑事财产刑等九类案件为重点的专项执行活动,助力复工复产,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活动期间,全省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12.7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66.4亿元,今年以来累计执结17.02万件,执结到位金额322.2亿元。下面,我就活动开展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提高站位,对九类案件开展重点攻坚,坚决服务保障大局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六稳”“六保”重大决策部署,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充分利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持续加大执行力度,有效发挥人民法院执行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和保障,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省法院党组经研究决定,集中5月、6月两个月的时间,在全省法院开展重点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对涉疫情、涉中小微企业、涉民生、涉黑恶犯罪刑事财产刑等九类案件开展集中执行,以点带面,推动执行工作全面发展。
为保障专项执行活动顺利开展,5 月初,省法院召开了全省法院专项执行活动推进会进行部署,制定下发活动方案,并成立了由省法院主管执行工作的副院长刘冠华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导全省法院专项活动的开展。随后,各地法院迅速行动,均成立了专项执行活动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安排部署,细化工作方案,加强执行人员配备和物质保障。郑州、安阳、平顶山、周口等中院召开会议再动员再部署,建立细化九类案件工作台账,采取领导包院、带案督办、周通报、月讲评等方式,将任务分解压实到基层。新乡中院实行倒排工期管理,针对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抓住疫情防控压力趋缓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五一练兵”“端午亮剑”等错峰执行活动。漯河中院制定出台《关于将善意执行理念融入执行行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以有温度的执行举措,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执行保障。为推动专项活动深入开展,省法院派出5 个督导组,分赴开封、洛阳、三门峡、信阳、南阳等地开展督导检查。每到一处,督导组召开执行团队长以上人员座谈会,听取执行局长工作汇报,帮助查找重点案件执行难原因,研究执行方案,限期执结。督导组对发现的6大类30多个突出问题进行全省通报,研究制定相应的方案和对策,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
二、分类施策,妥善执行疫情期间涉企案件,全力保障复工复产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不少公司、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冲击,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举步维艰。面对因疫情导致的困难,全省法院在坚持依法执行的基础上,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灵活适用法律和政策,依法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有效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和生存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助力企业和困难主体摆脱困境、渡过难关,依法维护大局稳定。
对拖欠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单位及个人债务的案件,全省法院加大执行力度,依法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对被执行人是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或上下游企业的,依法审慎执行,注意保障整个生产链的复工复产和有序运转。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对49个医疗单位、防疫物资供应机构或参与防疫人员临时解除执行措施,涉及案件56件。对涉金融债权案件,全省法院加大执行力度,依法帮助金融企业回收资金,化解金融风险。濮阳等法院与当地农商行开展金融案件集中清理,共同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对因受疫情影响陷入困境的中小微企业,执行法院综合考量涉诉企业经营状况,灵活采取执行措施,力促执行和解,依法维护企业长期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新乡中院办理的某制药厂欠款纠纷一案,如果直接将制药厂抵押的土地房产进行拍卖,案件虽能执结,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执行法官经过耐心细致工作,最终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收到良好效果。
三、打财断血,坚决摧毁黑恶势力经济基础,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全省法院将涉黑涉恶案件执行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打财断血”这一工作重心,穷尽法律手段,深挖黑恶犯罪分子财产线索,确保“黑财清底”,坚决摧毁黑恶犯罪组织的经济基础。全省各级法院均开通黑恶犯罪案件执行“绿色通道”,逐案成立由执行局和刑庭共同组成的执行专班,充分运用执行异议程序、析产程序、补正裁定等方式解决执行难题。许昌、商丘、开封等地法院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及财政部门的沟通,做到涉案财产清单准确、处置通畅,对于权属明确、没有其他权利负担、不需要退还的涉案财产,直接移交财政部门上缴国库,有效提高执行到位率。如杞县法院执行的王鹏举涉黑恶犯罪没收财产一案,仅用80余天,即将刑事裁判财产部分价值1.6亿元的资产执行到位并交付给杞县财政局。焦作法院对已查控的财产加大处置力度,快评估、快拍卖、快变现,做到应收尽收。三门峡法院对未执行完毕的终本、终结案件进行再排查,深挖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向被执行人服刑地监狱发送限制减刑、假释函112份,倒逼黑恶分子履行法律义务。
截至6月底,全省法院应执结的涉黑恶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已执结完毕,实际执行到位13.44亿元,沉重打击了黑恶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四、协作联动,强力推进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党政机关不及时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特别是党政机关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债务不及时履行,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营商环境,是中央高度关注的重点案件。为有效保护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的经营权、财产权,让企业在合法经营中更有安全感,促进营商环境改善,全省法院对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加大清理力度,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及时向政法委汇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与发改委等部门开展协作联动,督促涉案党政机关尽快履行生效裁判。南阳、周口市委政法委督促、约谈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所在地的政法委书记、法院院长和党政机关负责人,逐案督导涉党政机关案件尽快清结。洛阳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全市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工作协调会,法院、公安等联动部门及部分县区政府分管财政工作的主要领导参加,专门就党政机关案件执行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新乡中院定期向市发改委通报涉党政机关未结执行案件,由市发改委牵头召开全市涉党政机关未结案件协调会,对涉案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集体约谈,跟踪督办案件进展。
活动期间,全省法院共执结党政机关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债务案件61件,执行到位金额9439万元。
五、优先执行,及时高效执行涉民生案件,充分体现司法温暖
对涉及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拖欠赡养费、抚养费、追索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等案件,全省法院坚持“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执行款”的三优先原则,开辟绿色通道,尽量压缩办案周期,依法及时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查控有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现金在期限内快速划拨发放,动产和不动产快速进入司法拍卖变现程序,对被执行人因疫情原因履行确有困难的,耐心细致做好当事人的释明、和解工作,促成部分履行或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全省各级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还注重加强司法救助力度,对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确实存在困难的,及时依法进行司法救助,缓解群众生活困难。
各位媒体朋友们,今年的疫情防控形势使执行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全省法院将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执行工作职能,巩固重点案件专项执行活动成果,依法规范执行、高效执行、公开执行、善意文明执行,切实以执行质效和执行工作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赵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