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地。知:知道。
3)为(wèi):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2.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3.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质,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02、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注释
1)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2)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3)垂纶(lún):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4)莓(méi):一种野草。
5)苔:苔藓植物。
6)映:遮映。
7)借问:向人打听问路。
8)应(yìng):回应,答应,理睬。
2.译文: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
3.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描绘了一个小孩专注认真钓鱼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儿童垂钓的喜爱之情。
03、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注释
1)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5)欲:想要。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再。
2.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3.主题点拨
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04、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
2)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3)遥看:从远处看。
4)挂:悬挂。
5)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6)直:笔直。
7)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8)疑:怀疑。
9)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10)九天:极言天高。
2.译文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3.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描写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05、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注释
1)绝:无,没有。
2)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3)人踪:人的脚印。
4)孤:孤零零。
5)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6)独:独自。
2.译文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3.主题点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06、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注释
1)宿:住,过夜。
2)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3)危:高。
4)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5)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6)语:说话。
7)恐:唯恐,害怕。
8)惊:惊动。
2.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3.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山寺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07、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注释
1)川:平川、平原。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笼盖四野(yǎ):笼盖草原的四面八方。
5)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6)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7)见(xiàn):同“现”,显露。
2.译文: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3.主题点拨:这首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