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慈悲心?如果你能生起慈悲心,首先,你肯定是站在一个很高的境界当中,如果你自己境界很低,你就不知道什么是慈悲心。慈悲心的境界,他看到世间所有的人都觉得是可怜悯者,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凡夫都是活在自作自受的一种模式当中。你也许今生大富大贵,表面上看上去很幸福,但是内心痛苦不堪。只要你是一个凡夫,你就被烦恼所转,你就逃脱不了人生八苦。大到国王将相,小到贫民走卒都要煎受这八苦的折磨。因为没有智慧,不明真相。具有慈悲心的人,他肯定有智慧,但是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慈悲。一个人想要把自己内心的烦恼化解,他一定要明白宇宙与人生的真相,明白因果的道理,他才能真正把内心很多纠结放下。他自己没有了纠结与烦恼,他就可以得到这种自在与轻安。远离烦恼的那种状态是非常美妙的,所以这个时候,他想想过去的自己也是烦恼重重,现在得到了这样的利益,他升起了这种想利益他人的心,想帮助有缘的人也从烦恼当中跳出来,所以这个时候实际上他就是升起了这种慈悲心。那这个慈悲心要如何去修?他要分四个阶段。我们都知道慈、悲、喜、舍。我们为了简单,所以讲慈悲心,实质上是慈悲喜舍心。那我们要成就自己的慈悲,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舍心。舍,其实就是平等。在这漫长的人生当中,因果定律对每个人都是绝对的公平。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由过去到现在,无尽地积累,你现在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绝对的公平。没有说老天对你不公平,或者是别人来陷害你,都是自己的因果自作自受。你能坚信这个道理,你就会生起这种平等心,你就不会再去抱怨外在。你明白了世间这种因果的规律以后,它对所有的生命都是绝对平等的。有些人今生聋残喑哑,他是由于过去造了这个恶业而得到这样的果报;有些人今生荣华富贵,他也是过去修来的。“如是因,如是果”。

你知道这种绝对平等的道理,然后我们就会看到这社会当中有很多比我们优秀的人,比我们过的好的人。所以接下来我们要修这个随喜赞叹的心——喜心。他们长得比我们庄严,福报比我们大,智慧比我们高,我们一定要随喜赞叹人家,而不是凡夫的那种嫉妒,嫉妒就会形成对立。
我们与福报大的人,与有智慧的人去对立,那是世界上最愚昧的行为。如果我们懂得随喜赞叹,我们就可以从他们福报当中,从他们智慧当中建立一个桥梁,我们就会得到福报,就会得到智慧。凡夫不懂得这样的道理,所以不愿意臣服于他人。内心的那种傲慢、自大、愚昧。
跟高功能的人断了链接,这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俗话都说:“跟着千万赚百万,跟着百万赚十万,跟着苍蝇到厕所。”所以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与高功能的链接,这个人的人生会非常的悲哀。所以,我们学佛有智慧了,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长处,我们都要赞叹人家。他这些功德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他点点滴滴修来的,这样你就会成就这种随喜赞叹的心,可以把我们的嫉妒、傲慢等等的毛病治好。
再往上走就是悲心。也就是说,在这个世间也有一类人比我们过得苦,比我们愚昧,比我们没有福报。凡夫就会瞧不起人家,那你想想人家本身过日子就很难了,你还去刁难他,或者玩弄他,甚至是欺负他,那我们算什么人呢?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升起这种悲心,看到众生的苦,我们要想办法帮助他,帮助弱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悲心升起以后,那再往上升就是慈心。慈就是予乐,就是你自己得到的快乐,你会不断地跟人家去分享。你经过前面这样的修,慢慢地你内心就会有功德,最后你就会升起这种利益他人的心,而且会随时随地去帮助他人。其实我们表面上在帮助他人、利益他人,最终得到利益的就是你自己。我们在成就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当中,成就这种自利,这是不可思议的。你的福报会越来越好,你的智慧也会增长。
有慈悲心的人,他不可能有烦恼,有慈悲心的人,他广结善缘,他福慧双增。菩萨是大富大贵的,就是因为他具有了慈悲,虽然阿罗汉也是圣者,但是他离开了人间。菩萨叫觉有情,就是有感情的觉悟者。这世间最伟大的就是佛菩萨,就是具有这种慈悲心的人。他内心的祥和,内心的智慧,内心的一切功德,他都想惠及给身边的有缘人。
我就是修慈悲入门的人,我是最大的受益者。我非常感恩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你们来成就我,我也很爱我的弟子们,都希望他们能成长,不要被那种贪、嗔、痴、慢、疑、邪见六大烦恼所困惑,被魔所困而不自知。总认为这个世界只要他不认可的事情都是错的,活在这种颠倒当中。
我对弟子们的爱不是那种溺爱,你错了也说你是对;你错了,我绝对不会来哄你,你要觉醒。唯有让弟子们都强大了,都能弘化一方,在家庭当中能成为家族的榜样,在公司里面能成为公司的榜样,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受人尊敬的人,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我希望我的弟子们都有这样的能力,都具有慈悲心,都能在各自的领域当中做人家学习的榜样。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如果像凡夫那样所理解的爱,他就是一种害。希望大家能听懂师父说的话,不要在那种我执、我见当中跳不出来。
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