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活的自然史诗(三)
—摄于芝阳、桑树坪镇
图文/宁永泉
“好大一棵树”!每每在向导的引领下,看到久闻的古树时,心中总是这样感叹。
然而,大多数的树是平凡的,并不受人注目。但其旺盛的生命力,一样让人惊叹。
土地、阳光、水,就这三样。树没有太多的需求,只要有土地阳光和水,在那都会顽强的生长。活着,给地球贡献绿色和氧气。即使枯了,或屹立不倒,或成烧柴贡献了全部能量。
科技文明的历史,除了博物馆的文物能予以说明外,大自然中仍然生存的古树名木也是其中之一,并且是“活文物”。它们在千百年的生长过程中,忠实记载着不间断的自然环境变迁状况,在承受与适应中增强了抗逆性而益寿延年;同时,其苍颜古态和顽强的生命能力,亦越发受到人们的尊敬与关爱。在某以一域范围内,古树名木延续年代愈久,愈为珍贵。无论是生长在人群活动频繁和为人仙熟的地方,或者是生于偏僻山野和鲜为人知的地方,每一株古树名木都是一部活的自然史诗,毁掉一棵,将无法使之重现,是再也不能挽回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