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曾经的“南洋华侨”
——庄田将军传奇
文/梁念钊

笔者与庄田将军的儿子庄祝胜是老朋友,从他口中的回忆及手中得获的资料,了解庄田将军革命一生所经历的许多的传奇故事……
“南洋工运”的红色推手
琼崖万州(现名海南省万宁市),有一座小镇叫龙滚圩。圩镇的东南面约一华里处有座小村庄,叫风烟村。村子周围,是一片片热带雨林,郁郁葱葱。村子的北面,伸展着一条很长很长的河流,名为万泉河。
1923年秋天的一个晌午,向来非常安静的龙滚圩,突然慌乱起来。一位从烟敦村出去买盐的青年,从圩镇上气喘吁吁地跑回村里来报信说:“不得了啦,国民党右派分子到镇上杀人啦。”他接着绘声绘色地说:“我亲眼看到他们抓了一位共产党员,捆绑着双手,大刀架在脖子上,一拉,脑袋‘咕咚’一声掉在地上,到处是殷红殷红的鲜血。太残忍了!”……
庄田的原名叫庄振凤,时年17岁,以上是当年发生在他家乡的一幕。他早闻共产党,同情共产党又向往红色革命。共产党的“红色火种”常常就在这些边远而贫穷的山村里所开始“燎燃”的,国民党同样“杀熖正嚣”,也许很快,他的家乡就要“落难”了,于是全村人赶紧躲避,他,也跑了。
他几经周折,乘上“偷渡船”,跑到了新加坡。
1924年12月,在新加坡英国人开的橡胶厂工作,因他秉直刚强血性,又不甘压迫,与“英·印”混血儿的工头“搞不来”,被无理解雇。
后又在洋人的“货轮”上当锅炉工,遇上了“地下党员”的“叔公”黄宜敦,开始接受“革命启蒙”。特别是阅读了“列宁与十月革命”一书后,思想豁然亮堂了,并且不久(1926年8月),经“叔公”介绍在党旗下宣誓,加入了共产党。
1927年4月,西太平洋云低雾重,一片朦胧,一场风暴正在海上形成。此时,在英国殖民主义统治下的新加坡政治和经济形势,也像西太平洋正在形成的风暴一样,面临着各种严重的危机。
庄振凤(庄田)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坚决地站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一边,积极带领工人兄弟与统治者进行斗争,人们惊奇地发现,平素很少说话、只顾埋头干活的庄振凤,竟具有如此令人佩服的智慧和组织领导才能。
由于他表现突出,很快就被中共在新加坡设立的海员工作委员会列为重点培养的干部对象。不久,中共轮船公司地下党支部书记黄宜敦奉命调到岸上搞工运工作,并决定庄振凤接替黄宜敦任轮船公司地下党支部书记一职。从一个普通海员工人到党支部书记的庄振凤,顿觉千斤重担沉甸甸地压在自己的肩膀上,他深感责任重大。
1927年的“五一”节到来了。中共香港海员工委指示,要在这一天领导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区海员工人,举行反对殖民统治者压迫剥削、争取自由民主权利的大罢工。中共新加坡海员工作委员会作出决定:由庄振凤担任海上罢工总指挥。庄振凤受领任务后,立即抓紧进行罢工的一切准备工作,充分把轮船上的海员工人发动起来。
然而,殖民统治者的政治嗅觉是很灵敏的。在“五一”节前夕,他们就派出一大批军警和特务,到处跟踪和打听工人的活动。
这天晚上,庄振凤从工委的秘密据点正离开,他一边走一边想着怎样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没有心思去想别的事情。
突然,两个便衣警察从树林里闯出来,一前一后地拦住庄振凤的去路,其中的一个用手枪指着他喝道:“跟我到警察局走一趟!”
“我犯什么法,为什么要我去警察局?”
“别啰唆,老子叫你走,你就得走!”
胳膊难扭大腿,赤手空拳的庄振凤只好听从便衣警察的命令了。
就在庄振凤被便衣警察带走的时候,忽然来了一帮人,把那两个便衣警察包围起来,他们个个衣衫褴褛,满头乱发,横眉怒责道:“你们凭什么抓我们的人,马上放了,不然别怪老子不客气!”
原来,这帮人是这一带的“乞丐帮”(流氓无产者),他们之中有本地的土著人,也有马来人和印度尼西亚人,但更多的是华人。他们没有家,也没有亲人,以流浪为生,有这一顿没下一顿,既不怕坐牢,也不怕死,警察局若是把他们抓去坐牢,不但要养着他们,给他们饭吃,而且更麻烦的是抓了他们中的一个人,其他的弟兄就成群结队地跑到警察局门口静坐,或者是打碟敲碗,甚至到处拉屎拉尿,搞得局里的人想办公也不成。所以,警察局最怕的是这帮人。
“真是活见鬼了,怎么会碰上这帮家伙呢?”那个带枪的便衣警察站在那里嘀咕着,不知怎么办好。
“你们到底放不放我们的人?”这群“乞丐帮”中的一个小头目,见便衣警察迟迟不表明态度,只好发出最后的警告了。
便衣警察无可奈何,只好把庄振凤放了。
庄振凤以前关心及保护过这帮赤贫无产者,因此这次他们也帮助了庄振凤脱险。
1927年5月1日凌晨,新加坡的中共地下组织,发出了总罢工命令,并指示庄振凤负责指挥轮船工人的罢工行动。准备远航的各型轮船,全部停开了。海员们全神贯注地等待着罢工号令。
庄振凤所在的“生什”轮是荷兰人经营的货轮。这艘轮船,载重仅四千多吨位,是停在新加坡港里不大出名的轮船,而现在它却变成了指挥船。庄振凤站在船舷上,点燃一盏煤油气灯,高高地举到头顶上,灯光如一轮海上皎皎的新月,照亮了海港,露出一线光芒。这是预先规定的罢工信号。
顿时,一支支手电筒,如一簇簇的繁星,相继亮起,所有轮船的汽笛响个不停;一面面红旗都升到桅杆上,风展红旗,就如彤红的海上日出。紧接着,从各轮船上发出用电池组装的扬声器喊出的口号声:
“打倒帝国主义!”
“世界工人阶级万岁!”
……
这次罢工,是新加坡海员工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它使殖民主义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化。在新加坡的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维系它的统治地位,其大小头目都坐在洋楼里连续不断地开会,密谋平息这场巨大工潮的对策。但是,软的硬的,什么办法都使出来了,却无济于事。工潮一直闹了五十多天,还没有停止下来。英国殖民统治者只得变换手法,来了个“换马术”,将派到新加坡的总督调回到英国,并发布了尊重殖民地人民民主自由权利的白皮书。虽然这是一个骗局,但罢工已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它的政治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庄振凤在这次总罢工中担任新加坡港轮船工人罢工前线指挥,充当了大时代的弄潮儿,力举千斤,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党组织交给他的的光荣任务,经受了一次很好的锻炼和考验,铸造了海员工人的雄风,充分显示了惊人的智慧和才能,因而受到了广大海员工人的敬仰,同时也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器重。
1929年春,他被调到新加坡海员工会担任共青团副书记。不久,他又担任了工会的宣传部长。
红军学校当教官的万宁人
1929年,庄田奉命赴苏联莫斯科步兵学校学军事。一年后,他以学科全优的成绩提前毕业回国,受到当时在上海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周恩来接见并被安排到江西瑞金红军学校当教官。
先后任红军学校排长、连指导员、营政治委员、训练模范团政治处主任。至1933年离开红军学校,在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任团长兼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大队大队长、第三分校教育长,陕甘宁边区考察团团长等职。
周恩来要求背密码
1940年5月,庄田在延安接到党中央派他回琼崖辅助冯白驹领导琼崖抗日战争的命令。
出发前,周恩来、刘少奇、陈云和李富春等都找他谈话,给他下达指示,提要求。庄田为海南带回了好多件“宝”:两台宝贵的电台,当时最稀罕的几位能制造军械的技术人才,和懂得正规的军事训练的军事干部。那时,琼崖抗日游击队只有一部手摇收发报机。
周恩来要求庄田在出发前的七天内熟记同中央联系的电报密码及使用方法。而他是个外行,死记硬背密码当然吃力,但他还是在三天内背熟并掌握了所有密码。不久,他就和电台台长、军械师等,随周恩来一起,分乘四辆大卡车,从延安直奔重庆。
途中,周恩来的机要科长告诉庄田:“周副主席要亲自检查你记忆密电码的情况,你要好好准备一下。”到重庆不久,周恩来让庄田到自己的住处。当场检查了庄田背诵联系密码的情况,周恩来见庄田对密码背诵很流利,非常高兴,并告诉他,党中央已托廖承志在香港买了两部电台,预定在雷州交接。
1940年9月,庄田一行几经周折,秘密渡过琼州海峡抵达中共琼崖特委驻地美合根据地,与冯白驹等会面,庄田被任命为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副纵队长。
自制武器弹药打鬼子,打死打伤日军1200多
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开始只有300多人,武器装备很缺乏,枪支坏了也没人会修。1940年,国民党军、日军合谋进攻琼崖纵队,飞机经常突袭轰炸,纵队总部被迫转入山中搭茅草房居住。吃住再困难,战士们都不怕,怕的是枪弹缺少和对军械的一窍不通。大家焦急万分。
庄田带来的军械技术人员派上了大用场,很快就在根据地制造出各式武器弹药:手榴弹、地雷、子弹等。
在抗日战争中庄田辅助冯白驹在敌后灵活机动打击日伪军,建立了五指山根据地。琼崖抗日纵队遭受国民党顽军与日军两面围困,处境艰难。
1940年年底,在反击顽军侵犯美合根据地的战役中,纵队丢失了所有医药和医疗用具,军械厂工具和原料,手摇机电台等。1942年,在日军轰炸中,庄田历尽艰险,千辛万苦带到琼崖的电台被炸毁,琼崖与党中央完全失去联系。向党中央和广东区党委送信件及情报,只好派人坐船漂向日军封锁的琼州海峡,不少人为此遇难牺牲。
1942年5月,日军大扫荡,实施“三光”政策,树德乡有5个村的群众被全部杀害。庄田指挥部队作战,组成上百个游击小分队,先后在文昌、琼山等地伏击、袭击日伪军110多次,击毁军车50多辆,拔除据点80多个,打死打伤日军1200多人,大振军威。
庄田参加对日抗战,后又参加解放战争——1947年10月,庄田奉命赴越南,整训撤到越南的广东南路游击队。11月,任粤桂边纵队司令员。1948年8月,任中共桂滇边工作委员会前敌委员会书记、桂滇黔边纵司令员,率领部队在桂滇黔边区开展游击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云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57年,庄田任海南军区司令员。1961年5月,调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坚持真理脊骨硬铮
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上,由于党内的“左”倾错误,庄田虽然多次挨整,但他对党,对革命,始终坚信如一,不管受了多大冤屈,他都不发牢骚,不说违心的话。
早在江西中央苏区时期,他就被诬陷为“特嫌”遭到拘捕,幸亏周恩来及时解救;在长征途中,因不满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行径,又受到张国焘的迫害;在辅助冯白驹领导海南孤岛抗战,让“延安的好作风”在琼崖扎根,坚持战斗到抗战胜利,却又被扣上“支持地方主义”帽子;新中国成立后在海南工作期间他提出了“海南未来作战方针”的正确意见,与一些领导的意见产生分歧而又受到排斥和不公正的待遇;“文化大革命”中,更是无端扣上“叛徒”、“特嫌”、“地方主义黑后台”等大帽,遭到软禁和监视,被迫迁出军区大院。庄田在长达60多年革命历程中,五次挨批挨整,挨关押,但他始终相信党会实事求是,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正确路线会战胜错误路线。他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你们今后的日子还长,生活和工作难免会遇到困难,甚至委屈。但你们要勇于面对现实,敢于坚持真理。受点挫折和委屈算什么,我就不怕,大不了回家乡种田!”
周恩来说“冯白驹是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不能倒下!
1964年3月,庄田转业到地方工作,任广东省副省长。“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1975年6月,在周恩来、邓小平的关怀和过问下,彻底否定了强加在他身上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恢复了政治名誉,被任命为广州军区顾问。
——“冯白驹同志是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这句话是1940年春周恩来在庄田从延安到琼崖途径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时跟他说的一段话,庄田一直牢记在心。他引用了周恩来的这句话作标题写了一首长诗,歌颂冯白驹领导琼崖革命斗争的丰功伟绩,至今还使人记忆犹新。庄田晚年,为了给后人留下一段宝贵的历史经验,相继写了反映抗日武装斗争的《琼岛烽烟》和反映解放战争大区域武装斗争的《逐鹿南疆》两本回忆录。1983年,胡耀邦看完《琼岛烽烟》这本书和庄田写的诗后,对庄田讲:“老庄啊,在冯白驹的平反问题上,你走在了中央的前面了。”
由于历史的和人为的种种原因,一段时间,滇桂黔边纵队许多老同志仍在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许多问题没解决,或解决不彻底。庄田曾是这支部队的司令员,为还原边纵历史的真相,及早为边纵的老干部正名,他以77岁高龄,走南闯北,多方收集材料,查寻有关档案,通过对这段历史认真回忆、思索、总结,于1983年出版了《逐鹿南疆》,深受欢迎。庄田去云南时,来拜访的边纵老干部、老战士见到他时都激动得热泪纵横。
庄田有坦荡的胸怀,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著追求以及高尚的人格,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也是他留给后辈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遗产。
图片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