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第五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在香港沙田体育馆盛大举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林英豪前往参赛,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靠自学双节棍的他一举拿下了第五届香港国际武术节的双节棍冠军;一分钟击碎45个核桃,他在2007年中央3套由著名主持人朱军所主持的大型娱乐节目《想挑战吗?》栏目中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出道8年,他先后登上过中央电视台及20多家省级卫视。他就是有着“中原李小龙”之称的绝技明星——李春晖。

李春晖,1985年5月18日生于中国河南。著名影视演员、功夫明星、武术家、慈善家、“健康形象大使”创始人。2004年主演微电影《精武门》轰动全国,并走红各大卫视。2005年至2007年在河南卫视《武林风》栏目、湖南卫视《谁是英雄》栏目、东南卫视《超级明星》栏目、黑龙江卫视《快活武林》栏目、中央三套《想挑战吗?》栏目等二十多家知名卫视及央视多个频道开创了新派功夫绝技的热潮。迄今已塑造出黄飞鸿、李小龙、陈真、中原李小龙等经典英雄人物。2007年到香港国际武术节上比赛,来自47个国家的武林豪杰,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一举夺得冠军的宝座。并在日后的演艺生涯中被各界人士尊称为中国绝技明星,因此在全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曾荣获国际武术大奖,担任李小龙影视艺术馆总顾问、中国河南双节棍协会会长、健康形象大使。

他曾是一个骨灰级的粉丝,从小就对武术特别着迷,每每看到电影里的武林高手他都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变成一名身怀绝技的武林大侠。童年的梦想伴随着他的成长,学武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家里人不支持,他便借阅别人的武术书籍来偷着练。几年下来,他在太极拳、少林拳、武当拳方面都有所涉猎,但始终没有找到一种完全适合自己的武术。上世纪90年代初,一部叫“精武门”的电视剧吸引了李春晖的兴趣。因为太崇拜李小龙,他把自己的名字由李春晖改成李小龙,自称“中原李小龙”。作为一名武术爱好者,李春晖对来自影视的武打动作非常痴迷,他购买了一张张的武打片光盘,反复播放,细心揣摩片中的一个个武打动作。“真的,我做梦都梦到过李小龙在教我习武呢!”李春晖说,他在梦中习武,已不是啥稀罕事了,那一招一式,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在父母的要求下,李春晖进入了新乡电大国际贸易专业学习。繁忙的学业并没有影响到他对武术的追求,不管寒暑冬夏,他每天坚持早上五点半起床,跑出去练习自己的双节棍。没有老师,他就模仿着电影里面的动作练习;没有整套的技巧,他就跑到地摊上去找过期的武术杂志。为了能找到精彩的双节棍资料,他几乎跑遍了新乡市大大小小的影像店,用省吃俭用下来的钱买下对自己有用的光碟。他回忆:“当时大家都是租光碟,我却是一张张地买!”

随着双节棍技艺的提高,李春晖对武术的追求到达了一种痴迷的地步,为了有更多的练习时间,他选择了提前结束自己的学习生涯。2004年春天,李春晖提前半年毕业了。得知儿子提前毕业,李春晖的父母非常气愤,他们对李春晖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不回学校,那么你就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倔强的李春晖毅然选择了将他的武术梦想坚持到底。提前毕业的李春晖为追梦付出了代价——他失去了父母的经济支持,他身上仅存的只有对双节棍的一往情深。

没有了经济来源,李春晖不得不选择打工挣钱,为了保证每天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拿来练习,他只能选择时间相对比较充裕的短工。由于短工工资比较低,李春辉的生活捉襟见肘。练功需要场地,由于租赁的小屋地处偏远,李春晖不能天天去公园练。在小区练吧,又有来往的人,不方便练双节棍。灵机一动,李春晖就选择了在自己居住的平房房顶上练功。房顶四周没有遮拦,有一年冬天,他练得高兴,一不留神,乐极生悲,从房顶上摔了下来,当时就把右手手腕摔伤了。“因为不是很疼,我就贴了几块膏药,后来看到消肿了,我心里还乐,嘿,这没去求医,花几块钱买贴膏药就把病给治了。”李春晖当时也没在意,不久后他发现,在练功的时候他右手开始用不上力,用劲大了,手腕处就有点疼。右手不给力,但是即将要去南阳演出的他,因为右手的不方便,便开始加紧锻炼左手练功,因为这件事,原本左手功夫不太好的他,因此也提高许多。一年后,一家电视台邀请他去演出,由于右手长时间用不上力,他怕演砸了就告诉了节目负责人。节目负责人带他去医院看后才知道,他的右手是粉碎性骨折。经过治疗后,他的右手现在已经恢复如初,正因为有这次右手骨折事件,加强了他对左手的熟悉度,所以就有了现在的他在表演时左右手运用自如的状况。谁说伤不起,福祸本相依。
付出终会有回报!现在的李春辉在新乡成立了“李小龙功夫艺术团”,专心于自己喜爱的武术事业。截至现在,李春辉应邀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多个国家参加演出,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他现在的梦想就是拍一部《武者》的电影,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本,把双节棍的魅力和自己对武术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展现给大家,也借此告诉大家有梦想就要坚持,经历过风雨就一定能见到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