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爱,请深爱;若教,请全力以赴
——我和两个班级的故事
6月1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召开了复学以来第一次班主任经验分享会,方玉华老师介绍了班级管理的一些有效的做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借鉴。
一、雏形的新班级。
2月4日,我接手了7班,从这一天开始,我就一起管理七班、八班两个班级。
同时我还任教这两个班级的音乐,7班、8班、9班三个班的政治。中间接手班主任,有些家长和学生是不接受的,所以我定认为这个“后妈”是不易当的。疫情居家不能面对面交流,对班级的情况基本不了解,我就在2月14、15、16三天时间对班里47位同学全部进行了视频家访,这种特殊的家访形式,家长、学生是没想到的,从家访中一是了解了基本情况,二是为后期的班级管理奠定了基础。这一家访交流拉近了距离,学生家长基本接纳了我。当然,我也对其迅速提出了要求:八班有的,七班也得有;八班能做的,七班也得完成。两个班级,一切基本同步。学生家长比较配合:积极上网课、分组合作、每晚按时参加钉钉自主晚自习、每晚三道数学题的练习、每周古诗文背诵以及需要上交的各项填表、打卡等等。可时间不长,学生又回到了自由懒散的状态,我立刻停止了他们的钉钉晚自习和三道数学题的发送,学生慌了、家长急了,这一停就是5天,着急的家长甚至找到了校长,最后以立规矩、守规矩、重新开启。此后,整个状态与八班同步,学习效果整体也不错,新班级的雏形基本确立,慢慢步入了正轨。
二、借助外力,家校合作。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更需要社会、家庭一起来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前没有家委会我们照样能完成各项工作,如今既然设立了这个组织,我们就要充分运用好为班级服务。领头人家委会主任的选择要慎重,他必须是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具有沟通、协调各方关系,带动家委会成员为班级服务的能力。我们班家委会主任,大家都称他为“老头”。
他做事细致、用心、有条理。班级事务由他带领家委会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班级所需要征订书刊、校服、打卡、交表、餐费及安全教育平台这些事务,都由他负责完成,我的任务是转发通知和接收结果。他做的几件事真是值得佩服的:一是设有一个专用微信号,我转发的所有通知、需要上交的报表以及各项数据等等他都按时间进行保存,我需要任何数据他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我提供。二是每天、每周、每月的古诗文背诵打卡由他带动家委会一起完成。三是,每晚的三道数学题由他发送到7班、8班家长群并订正,根据所学内容他搜集三年中考题进行汇总编排,然后发送,这也是当时七班被我停止发题着急的原因。结合所学内容每晚发送中考题型,对学生拓展了知识也掌握了一些做题技巧,短时间内也许效果不明显,但长时间一定有效果。



所以对七班的管理也是沿用了八班的一些做法,所以上手比较快。两个班的学生、家长在短时间内能快速适应我的严厉的管理。学生适应能力强,家长们参与班级活动也很给力。尤其疫情在家督促辅导学生时,两个班的家长都积极配合。复课前的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七班与八班同时开工,家长们备好武器来校收拾,给学生开学前创设了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好家委会,省时、省力、省心!
三、分层分类动态管理。
一百多天的网课,学校组织了两次比较大型的测试,一次是3月28号的第一次月考,一次是4月26号的期中检测。17个的特有目标,两个班级各都完成了19个,学优七班完成了30,八班完成了35。复学后的收心考试,特有目标七班完成了16个,八班完成了22个,学优七班完成了30个,8班完成了35。通过几次的检测,我对这两个班级进行了成绩分析:七班有尖子生、有高分,但断层厉害,尾巴较大;八班高分不如七班,但整体均匀。基于现状,我将对两个班级混合打乱,实行分层分类动态管理。在我们平时的常态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老师要在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这就出现了“学困生”听着茫然,“优等生”听着无趣,老师辛苦但也无耐。以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动态管理的模式,改变“学困生”“吃得了”、“优等生”“吃得饱”的状态,逐步缩小差距,已达到班级的整体优化。
为做到实实在在的落地实施,是有难度的。尤其八班的学生及家长是不想打乱离开这个教室的,所以在每次的钉钉家长会、学生班会上,我就不断解读、铺设、吹风,让他们慢慢了解这种模式、了解分层分类的好处、动态管理的优势。让这成为一个不再抵触和怀疑,慢慢能接受的话题,随时就能聊起的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期待的教学模式,时机慢慢成熟就可实施操作了。觉得八班好不想走,那就把八班设成教室一(也就是基础班),七班差不想去,那就设成教室二(拔高班)。

位置一定,制定标准和自评表,让他们进行选择。自评表设了六个方面:
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讲究卫生热爱劳动和复学检测,对照六项自我作出评价。二是选择标准:
从学习态度、基础能力、新课预习、课后巩固、课堂提升、自学状态和成绩检测七个方面进行自我选择。原七班46人、八班48人,5月26号下发表格,由学生及家长开始选择。起初设想会出现状况:担心会不会哪个教室爆满、另一个冷清。我预留8个名额作为机动,为后期调配整合人数所用。也担心会不会有的家长不理解、不接受,会找校长告我的状,到目前校长没有接到任何家长的电话,看来家长还是觉得这种方法可行。
5月27号早上收表,竟然选教室一基础班的49人,教室二拔高班的45人,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看来平时的吹风奏效,自评表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最后我更有底气的说:这是你们的选择,我尊重你们的选择、你们的初心,我没有参与任何同学的选择和调配。
5月28号,我很顺利的完成了两个教室的分配,各就各位,只等实施。
5月29号,分配后的第一天,我早早地来到教室观察情况,基础班的学生到校后认真的端书朗读,在他们心里,意识到需要抓基础,需要努力向前;拔高班的学生程度好、认真,但会意识到“进则上、退则下”的竞争态势。各班的氛围都不错。一天下来,我询问任课老师:教室一基础班需要老师多讲,基础差、一些同学不会听课、不做笔记,注意力不集中;教室二拔高班不需要老师多讲,作业能提前完成,可做一些拓展或预习新内容。


5月30号第二天,早读状态良好。课上教室二状态非常好;教室一有一部分学生习惯不好,课堂纪律不能保证,我常驻教室一,随时对学生提醒,一点点规范她们的行为习惯,慢慢向正规靠拢。下午自习课,教室二安静学习,每人都有事情做。教室一数学考试,学生也都在静心答题。课后我分别问了学生,教室二的学生说:氛围好,都在静心认真的学习,如果有声音那就是在讨论问题。教室一的学生说:老师讲的慢、细致,抓基础对我们有帮助。
6月1日(周一),新的一周从升旗开始。


这是分班几天的状况,我也是在摸索阶段,不知后期效果如何,许多事情还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也希望得到各位领导、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及提出好的建议,以此更进一步的完善。最后一句话作为我的工作的动力:若爱,请深爱;若教,请全力以赴!
图文:临沂第三十四中学 方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