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弘扬河洛文化精神,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研讨会在河南洛阳龙门文化艺术苑顺利举行。会议由洛阳市河洛文化研究会发起,有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洛阳市慈善总会、洛阳市工商联等单位共同举办。

参会的主要领导有洛阳市慈善总会秘书长蔡红光、洛阳市社科联副主席杨晓光,参会的专家有河洛文化专家洛阳师范学院处级组织员安峰、全国最美志愿者曹建淼、著名学者刘彦卿,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毛阳光教授,洛阳市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教授薛瑞泽博士,河洛文化著名学者孙钦良等,会 议由洛阳市河洛文化研究会执行秘书长、副教授吴涛主持。

与会专家对黄河经济和洛阳副中心城市发展积极建言。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根,是最璀璨的明珠。
河洛文化的精神体现在“包容”和“开拓进取”,没有包容,就不可能形成河洛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核,也不可能达成兼收并蓄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有开拓进取,就不会有绵延5000年的璀璨文明,也不会产生引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价值观。
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站位应该更高,也可以更高:要定位于晋陕豫大区域,树立建设服务大区域副中心城市的理念,做好“文化包容”、“经济包容”的大文章,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将洛阳打造成黄河中游的区域文化经济副中心。确立文化自信,融合弘扬河洛文化精神,必须以河洛文化研究、河洛文化宣传为抓手。当下,加大对河洛文化的宣传力度是当务之急。近期巩义双槐树遗址考古发现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河洛古国”成了
河洛文化的宣传热点。“河洛古国”是河洛文化核心区域内的一处重要的仰韶文化中晚期的文化遗存、遗址,它的考古发现对河洛文化的核心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对5000年华夏文明史理出了一条清晰的脉络。洛阳及周边地区近年来类似的考古发现有多处,只是我们洛阳宣传重视不够、“藏在深闺人不知”罢了。

河洛文化宣传需要宣传平台。目前,河洛文化传播的宣传力度不够,文化注入的深度、广度严重不足,直接表现为:60%以上的洛阳本地人对河洛文化知之甚少;有关河洛文化的遗存、遗迹保护工作也在不断的被边缘化;河洛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战略与河洛文化的重要性严重不符——洛阳需要一个宣传河洛文化的专业平台,促进河洛文化的宣传和交流,使洛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河洛郎话河洛”是由洛阳河洛文化研究会、洛阳市慈善总会、洛阳市工商联共同支持打造的河洛文化宣传综合平台。“河洛郎话河洛”是专业的河洛文化的宣传平台,其专业文化依托洛阳市河洛文化研究会和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
也是洛阳市慈善总会“河洛文化研学基金”的募集平台和基金项目的公示平台,基金的募集和使用均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公示。还是洛阳河洛文化产业促进会(商会)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河洛郎话河洛”将与洛阳市教育局、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合作,着力打造成为河洛文化学习和交流、旅游和研学的综合服务平台。

洛阳市慈善总会秘书长蔡红光提出,作为政府层面,要大力助推河洛文化的发展,打好文化基础,通过文化吸引人才,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积极实施河洛郎话河洛平台建设,弘扬河洛文化精神,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助力国家黄河经济大发展战略”成为本次研讨会共识。
与会的企业家代表有巴库生命科技公司董事长宋国英、总经理亢祥程,根在河洛研究会执行会长、洛阳市政协委员滑先锋,超G名片洛阳城市执行总裁赵千程,河南向暖传媒公司董事长张铁良、河南弘贯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保国等出席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