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危言耸听:溺爱孩子,真是一把害死孩子的刀
严新权
笔者有一个没有直接教过的学生,无论在小学还是在初中,其表现一直很混账,经常惹是生非,还对老师非常无礼。老师找他家长反映情况,可他家长总是为孩子开脱、请求老师多多原谅他的孩子……
这孩子毕业后,游手好闲,成了十里八村的小混混,还多次进了拘留所……
前些天,笔者听说这孩子在不久前因为暴食暴饮突发急性胰腺炎身亡了。
他的死是偶然的吗?
不是!表面看,他的不幸和是吃喝有关,但实际上应该是和家长对他太溺爱有关!
无独有偶,笔者临村的两个男孩也是小小年纪就命丧黄泉。他俩有个共同点:哥一个、都有好几个姐姐、父母对其特别溺爱。这两个孩子上学时不服管教,初中没有毕业就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接触,但他们的父母并没有把他们的表现当回事,仍然对他们百依百顺。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因为一个女孩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动刀行凶,一个当场死亡,另一个也受了重伤但后来被判了死刑……
悲剧的直接原因是他们自己为所欲为,而深层次的原因,和家长溺爱他们脱离不了干系!
我们仔细研究类似的现象不难发现:凡溺爱孩子的家长,不会只在孩子吃喝或穿戴方面溺爱,而是全方位溺爱,听之任之几乎贯穿了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绝没有只娇惯吃喝而特别重视教育作人的,也绝没有不教作人唯独不惯孩子吃喝的,在他们的亲子关系中,惯吃喝与不教如何作人是密切相连、相伴相随的。溺爱孩子,是用错误的思维方式来指导错误育子行为,只要思维方式错误,在培养、教育孩子的时候,溺爱就没有了范围上的界限,其性质严重程度虽无法预料,但最后的结果是毋庸置疑的:都是孩子性情放纵、我行我素、做事不计后果;都是吃喝玩乐不加节制、胡作非为不知收敛,到头来,孩子没有好习惯、没有责任心,轻则没有营生、没有事业、损坏健康,重则锒铛入狱、家毁人亡……
“马到崖前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教育孩子一定要懂得防微杜渐,对孩子千万不能溺爱,正如《礼记·中庸》中所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20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