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与生命教育适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公报
课题名称 疫情防控与生命教育适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D 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 B 教育心理
课题负责人 徐 辉
责任单位 临沂第五实验小学
填表日期 2020年3月11日
(一) 选题的依据
疫情防控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不不同,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如此次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2019-nCov。人类可以感染动物来源的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感染会导致肺炎,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症,肾衰竭甚至死亡。对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是,许多症状都可以治疗,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治疗。其他人可以及时进行防范和控制。
生命教育 :是一种全人教育,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目标就是让人们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意义,培养他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过上有意义的生活。生命教育可以贯穿孩子成长甚至一生,需要时间慢慢培育,可惜的是我们目前的的教育还没有给这堂课以充分的时间。
国内外现状及本课题的意义。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存危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社会踩了一个急刹车,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学习节奏。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涉及每一个人,也给教育提供了许多鲜活的素材。对教育系统而言,这个特殊的假期必将成为每个学生的一段特殊经历。将疫情防控正能量转化为教育资源,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理应成为值得珍视的德育契机。
教育的必然走向:当前的学校教育,忽视了“以人为本”真正意义上对人生命的尊重和关怀。生命活力正在远离学生的学习生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教师是主宰者,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学生的成长被老师控制,教师可以决定学生如何发展,甚至恨不得代替他们去活,去成长。这种无视学生生命发展、限制和剥夺学生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的学校基本形态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热爱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必然走向。教育只有遵循人的生命活动规律,才能克服缺失与异化,走向健全与高效。
学校创建特色教育教学的需要:我校地处区繁华交通要道,学生上放学都要经过繁杂的交叉路口或穿越几处汽车高速行驶的路段,是交通事帮多发区。交通安全成为我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生命教育中不断渗透,才能防微杜渐。再者,近年来,根据我区教体局 “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要求和开展有效课堂达标活动通知,为构建文化育人氛围,还课堂生命活力,回归“人本”真谛,呵护生命,提高学校办学品位,开展此课题研究很有必要性、意义重大。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提出《疫情防控与生命教育适度融合的实践研究》的课题。
(二) 研究的内容
研究对象:
(1)疫情防控背景下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研究
(2)疫情防控背景下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3)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方法的研究。
(4)疫情防控与体现生命教育机制、制度创新的研究。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开发出疫情之下适合我校实际和小学生年龄特征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与生命教育融合实施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德育模式,引导学生发现生命意义,体验生命价值,追求生命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2)通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激活教师特别是学生的生命活力,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创建学校教学特色。
(3)通过研究能培训一批有生命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教师,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提升教师素质的同时,形成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
(三) 研究的主要思路
1.研究思路
课堂教学适度融合:
(1)挖掘学科教材中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让疫情防控与生命教育适度融合。
(2)通过研发校本教材,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疫情防控与生命教育适度融合。
主题教育活动适度融合:
(1)学校通过开展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推动生命教育活动,让疫情防控与生命教育融合更有意义。
(2)开展体现“生命”的内涵的班会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适度融合:
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为重点,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等相关内容的各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