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应急管理局切实履行职能使命
狠抓四项重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0-05-06 17:05:10 来源: 陕西省应急管理局

韩城市应急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的决策部署,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升风险灾害应对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打造高效应急队伍和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完善统分结合的责任体系。
落实党政领导责任。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责任制,督促党政领导干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三个清单”,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充分发挥安委会及各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作用,压实各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为重点,督促企业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安全责任清单化管理,推动企业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推动镇(办)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建立以村(社区)、企业、社会单位为基本单元,以镇(办)为基础,点、线、面结合的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加强安全监管执法的广度深度,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能力建设,推行一个企业一个监管主体制度,制定分级分类执法责任清单,落实差异化、精准化执法要求。将“双随机、一公开”与高危企业全覆盖检查相结合,惩戒、保护和支持相结合,防止执法“一刀切”。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三位一体”执法模式,推进“互联网+执法”。
二、构建全域覆盖的重大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积极与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对接,在城乡规划、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工作中充分体现安全生产、灾害防治等法规要求,把好准入关,落实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严格标准、注重实效,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完善重大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论证制度机制,建设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风险检测预警系统,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和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监测与分析评估,完成直接监管及其他高危行业安全风险辨识。在重点时段、重要节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依法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聚焦特殊作业、关键环节、重点工作等事故多发、问题较多的事项,组织开展精准化集中专项执法行动。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落实重大隐患报告和分级挂牌督办、跟踪问效制度,建立市级隐患治理台账清单,实施闭环管理,督促完成上级挂牌督办隐患的治理工作。
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制度,组织开展全市灾害风险普查,健全灾害风险研判发布制度,强化特定区域、特定领域、特殊时段突发事件预警,针对重大灾害风险,灾害事故频发多发地区、重大活动或重要时间节点,及时开展灾害综合风险会商研判,精准化发布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扎实做好重点灾害防抗救工作。全面理顺防汛抗旱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全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网络视频会商系统,扎实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严密监视汛情旱情灾情,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和启动应急预案,确保重要河流水库、重点地区安全度汛;多措并举组织抗旱,最大限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突出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和冬春关键时段,组织开展野外火源管控专项治理行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指挥协调森林草原火灾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导开展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摸清弱项、短板,提出加强措施。
三、构建协同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一是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围绕构建高效灵敏的应急指挥体系开展调研,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机关内部、应急系统上下与市级部门、救援队伍之间响应机制和制度,完善突发事件现场指挥体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工作规则,加强应急管理与行业主管部门、军队、救援队伍间的协调,完善与铁路、交通部门的快速联动机制。二是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按照《陕西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省应急管理厅统一部署,统一建设内容,统一建设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工作步调,推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指挥中心,完成综合应用系统部署、感知网络、应急指挥网络等建设任务,推进各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四、打造素质过硬的应急管理队伍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针对应急管理工作急难险重的特点,大力培育极端认真负责、甘于牺牲奉献、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的应急管理特色文化,打造新时代应急管理队伍的职业文化和精神实质。二是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查找工作及干部队伍方面的短板、弱项,有效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综合能力和专项业务培训。采取桌面推演、沙盘演练、网络演示等形式,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干部实战化演练,全面提升机关干部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意志坚强、能打硬仗的应急管理铁军。三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统筹抓好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对全市各行业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摸底建档、登记造册和能力测评,明确企事业单位救援力量的建设、管理和指挥职责。支持社会应急力量建设,鼓励社会单位和企业结合本身业务建立专业救援队伍。制定加强和规范各类社会救援力量建设指导性文件,探索建立社会动员机制。采取联训联演、资金保障、物资技术支撑等方式,把政府应急救援牵头(组织)部门、综合性救援力量、企业专职救援力量及志愿者队伍统进一个盘子,发挥好各方面力量作用,提高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专家库,发挥专家在应急管理相关行业领域的专业技术支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