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诚然可贵,然而,还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两种品格,那就是:善良、正义。人首先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
我总认为:善良是生命之根基,是人性之至高点,心存善念之人,人生路定会走得踏实、固稳。
善良是人性中最璀璨的光芒,它包含了生命对生命的仁慈与悲悯、宽恕与救赎,在某种境遇下,善良还包含隐忍与拒绝,世界纷繁复杂,每个人都会面临种种诱惑,也因此,每个人都无时不在接受人性的考验。
于是,有人在诱惑面前轰然倒塌,失守了本该恪守的品格;也有人在诱惑面前坚如磐石,固守了人性的净土。
真正的善者,不论面对怎样强大的诱惑,也不论世道如何丑恶,她们都警界分明,圣徒般地坚守圣地,绝不逾越良知的界线,很喜欢梁晓声对“文化”的表述: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我理解这四句话中,每一句都离不开以善良作底蕴。
善良与贫贱无关,与富贵无关,与学识无关,与职位无关,它存在于每个心存善念的普通人当中。
这世间,能让一切人与人之间无私无畏相处,能让一切事与事之间合情合理存在,皆因有了善良。人还必须做一个正义之人。
正义的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利益平衡等内容。正义是法源之一,更是法的追求与归宿。
希腊诗人米南德说:“正义胜似法律。”
可见,正义不仅是法之源,更是法的最高境界,作为道德范畴,恰当的正义之举具有超于法律的威力。
正义很大范围来源于广泛的社会群体力量与个人行为,它存在于崇尚和平、公正、正直等美好品格的人当中。
“锄一恶长十善。”人应当有一颗善心,但善的底线是正义。
没有底线就是没有原则,当善良失去原则就必然助长恶。纵容邪恶,就是对正义的亵渎。
只有心怀正义,才能与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只有维护正义,才能让邪恶无处藏身,维护正义,就是维护社会规则和秩序。维护正义,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拥有善良、正义的人,就是内心有光的人。一个内心有光的人,不仅能照亮自己,同时也能照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