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铃铃……”
闹钟响起,张岩老师睡眼惺忪地关掉手机铃声。此时是清晨5点40分,五个多小时的睡眠让他感到眼睛不太舒服。
昨晚自习上到九点半,他惦记着第二天两个班的语文课,又拖着疲惫的身躯爬上四楼的办公室,集中精力查阅资料,完善课件,思考教法,设计作业……急匆匆赶回宿舍,清查住宿学生人数,督促孩子们洗漱,清理卫生,临走不忘嘱咐早休息,关窗盖被子,千万谨防感冒发烧,以至于连自己都感觉“婆婆妈妈”了。
终于学生熄灯休息,张岩也回到了一室之隔的宿舍里,有一种几近虚脱的感觉。自4月14日学生返校复课,作为班主任的他一直住在学校,24小时陪伴着全班42名学生。“和学生在一起,心里感觉踏实。”张岩说。
匆匆洗漱一下就倒在了床上,本以为上床就会酣然入梦,可就是辗转难眠。多年班主任工作养成的习惯,睡前反思当天工作的得失,盘算第二天的工作安排,理清头绪,心中有数,才能放心入梦。
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起床,匆匆洗把脸,张岩来到宿舍前的小广场,等待住校生早集合。六点十五分,学生集合完毕,行动整齐迅速,令他倍感欣慰。
与专业部主任一起强调完当天工作事项,他还要拍照,发家长群,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点滴。家长们反应,“有这样细心的老师,我们都是很放心的。”
6:20 am.
张岩与同学们一起整队前往餐厅。在路上,他还在一遍遍提醒同学们:注意前后间距1.5米,洗手池前别拥挤,注意节约擦手纸……

进入餐厅一楼,食堂的工作人员已经为同学们盛好了饭菜和汤。
学生间隔距离、同向就餐。这是张老师在饭桌之间来回穿梭。需要添饭的,他会提醒工作人员;女孩子怕胖吃得少,他叮嘱孩子要吃饱、吃好,别耽误学习;对剩菜剩饭多的,他会提示学生,自己饭量小的提前问问别的同学是否需要,或是请工作人员收回一些。为此他专门组织班会,教育孩子认识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早餐结束,学生返回宿舍整理内务。

吃过早餐,张岩迅速赶往教室,他要在同学们到达之前在门口等待,为同学们逐一测量体温。这是每日必做的工作,“双测温两报告”,班主任签字后要上交卫生室。
然后是早读时间。他不仅是盯着,更是要指导。今天该读什么,怎么读,怎么背,这都是经验指导——明确任务,全神贯注,脑眼口手联动。他的早读时间,书声琅琅,热情高涨。
学生自主早读,他则开始巡查。体温表有漏项吗,开窗通风记录全不全,卫生打扫情况怎么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教室卫生查得很细,地面纸屑,笤帚上的掉发,窗台的灰尘,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当然他不会让学生返工,总是亲力亲为,为学生做出榜样。他始终坚信,身教重于言教。
早读时间到7:50结束,他并未离开教室。这时他督促学生到水房接水,叮嘱大家要保证喝足水,提高免疫力,有一副好身体才能保证顺利应考。
8:00AM
张岩老师这时又赶往自己的另一个战场——语文课堂。
检查课下作业——诗文背诵,默写,批改;
讲文言文阅读题的做法,实虚词的积累,特殊句式……
提问-讲解-练习,一大节100分钟很快结束。
张老师讲课热情洋溢,眉飞色舞,幽默风趣,基本没有睡课现象。
9点40分下课,又被好学的同学缠住,有春考题要问。

回到办公室已经近10点。水来不及喝一口,打开电脑,打印备忘录上的《学生体温登记表》。向党政办和校医报送学生健康信息。
有一位同学的家长打来电话,孩子开学初因有发烧、咳嗽症状回家就医,并居家隔离,今天隔离期已满,请求返校学习。两周以来,张老师坚持追踪学生情况,并填写追踪记录表上报学校。虽说核酸检测排除了新冠感染,但学生症状还存在,张老师只能耐心细致地做家长安抚工作,继续居家学习。
11:45 am.
又到了午餐时间。中午跑校生不回家,学生错时就餐,就要求组织要到位。
学生坐着,老师站着;学生吃着,老师看着——食堂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学们安静地就餐,服务员不时地加餐,老师们巡视着,密切关注着,及时解决同学们的需要,张老师还是不忘拍下饭菜和大家就餐的场景,发到家长群。

12:30 pm.
午休时间。张岩老师走进一间又一间宿舍。高三学生学业紧张,中午小憩是放松紧张压力的绝好方法。所以,张老师每天不厌其烦地走进宿舍,反复提醒督促,一定要同学们中午休息好。
中午的时光就在宿舍走廊里匆匆流过了。
下午在精彩的课堂中也过去了。





晚餐后,晚自习前的夕会时间。
突然接到学校五一不放假的通知,看来要临时组织一次短小的班会了。
自习前的体温检测结束,站上讲台。“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话音未落,学生接茬了:“五一放假!”
“恭喜大家,回答……错误。”
学生的失落是意料中的事儿。但张老师善于做思想工作是名声在外的。他紧接着说道:“我说是个好消息,也不是反语,是大实话。”
他从当前防疫形势和同学们的春考任务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让大家明白,此举完全是为了同学们的生命安全;我们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努力学习、补齐短板,争取优异成绩。
同学们的眉头舒展开来。他的思想工作很到位,实际行动紧随其后。他告诉同学们,如果需要什么东西,可以让家长通过快递发给老师,由他转接。

和同学们一起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边走边聊,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似乎更近了一步。他总是能在这样倾心的交谈中发现学生的困惑、疑难,用春风化雨的行动去一一解决。
又是同样的查宿舍,督促休息,紧张充实的一天结束了。
工作这么多年,他始终秉持着“教书育人”这颗初心,三十年如一日,坚守责任,砥砺前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下,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铿锵的誓言,以自己的勤奋涵养勤奋的学生,以自己的优秀濡养优秀的学生,不忘初始心,为国育才俊!
通讯员 蔡丽敏 孙大勇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