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历史起源

据国际文化发展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徐州境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手工皂匠人Mirra马境遥女士讲述:
五一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起源于1886年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劳动与中国文学
农业的逐步演进是各国工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古代,有个现象值得关注,即劳动与文学相映成趣。
比如《诗经》。周朝设有采诗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劳动和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音乐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
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农事活动忙碌而辛苦,如《悯农》;辛劳中,也有沉浸于田园耕耘的踏实感、幸福感,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