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麦根 吴宪领 雷玲/文 吴秀英/图
春光日丽,百花争艳。近日,我们来到了座落在上海市的宝山区罗店镇罗溪书院文创园采访。这里,风景优美,亭台楼阁,古朴典雅,池水游鱼,人声欢笑,歌舞翩翩,令人赏心悦目;历史名人展览馆、诗词学会、古琴武术培训馆等各个场馆的热闹场面,更是让人心动。看到这一切,在采访中,人们向我们介绍最多的是这座公益书院文创园的创始人一一朱辉先生。

(图为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罗溪书院外景)
朱辉,正值人生中年,面善慈祥,心底善良。他年少时人缘就好,30年前中专毕业,分配进入央企上海宝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他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很快成了国际注册焊接工程师。
改革大潮兴起,他凭借一技之长,“下海”创业。他坚持诚信做人,科技兴企,精细施工,在全国多个省市做的工程一项项达标创优,赢得很好的口碑和信誉。

(图为上海市宝山区罗溪书院创始人朱辉近照)
朱辉创业成功,拥有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学习雷锋不空谈,助人为乐办好事,帮助群众办实事,积极做公益事业。先后为当地创办沪剧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个人投入30多万元。
近几年来,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面向社会,勇于担当,为福建、云南、四川等贫困地区的困难家庭学生实行对口扶贫,达到200多人,先后为此投资200多万元。

(图为上海市宝山区罗溪书院内景一角)
2019年7月,根据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文化的增长需求,朱辉和他的爱心人士们,对于慈善公益事业的认识,视野更加开阔,境界更加提升,站位更加高远。在当地党委和政府民政部门的支持下,他组织多位企业家中的爱心人士,投资近5000千万元,创建了上海市罗溪书院文创园,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双平慈善基金会、慈善驿站和罗店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与上海成人教育协会上海申协企业大学,联合成立了上海创新公益学院实训基地。
在这里,有历史名人故事介绍,国学讲堂,琴棋书画展示,诗词歌赋创作交流,餐饮茶艺品赏,锣鼓音乐表演,武术健身培训活动等等,让人们来到这里尽展才艺,尽享其乐,身心健康,陶醉于美满幸福生活之中!

(图为上海市宝山区罗溪书院历史名人纪念馆)
做慈善,办公益,求发展,后续资金从哪里来,如何作保障?对此,他们创新出良性循环发展新模式,即:除了社会爱心慈善捐赠之外,他们积极做好自己的餐饮产业,提高服务能量,建有同时就餐数百人的现代高档饭店。饭店条件高档,餐饮食品价格合理,大家乐意来此就餐品茶。人们把来这里消费当成是一种对书院文创园献爱心的表达;饭店又把这种爱心就餐收入的5%捐赠给慈善基金会,用以保障书院文创的发展,让当地人民群众未来更好地享受书院文创园慈善爱心的享受。这种人们的爱心消费加饭店对爱心消费收入的爱心捐赠,加书院文创园对人民群众爱心反哺回馈的这种良性循环新模式,使他们的慈善爱心事业更加成为有源之水,健康永续地向前发展。

(图为人们在上海市宝山区罗溪书院外餐厅就餐)
目前,罗溪书院文创园的发展势头更加喜人。朱辉先生介绍说,他们还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计划与河南少林文武学校联合,每年招收1000左右的学员,强化青少年武术培训体育课,争取培训出武术新秀,练出武术强手,走出国门,打造品牌,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武术文化。一场以抗战疫情为主题的诗歌大赛,已经拉开序幕,国学讲堂如期举行,大小活动周周都有。
朱辉先生告诉我们,在这里将要创建学习雷锋基地,大力发展学习雷锋志愿者队伍,把学习雷锋活动,通过扩大影响开展得更广泛,多做好事,开展得更加扎实!
我们祝愿,在朱辉的努力下,让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工作做得更好!让雷锋精神,在这里闪耀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