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路历程》连载(四十六)
作者:张坚
我家门前有棵老槐树
槐树生命力顽强,浓郁清香,适生区最广。在我国槐树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一种承载乡情乡音的文学意征,广泛地分布在大江南北,东辽西域,又被称为“国槐”,几乎每个农家都植有槐树。历史上最著名的是山西洪洞的大槐树。
在我们村老街道,我的老祖庄门前,有我的老祖爷手里栽植了一棵老槐树。这棵老槐树身胸围2.5米左右,树冠庞大,约略有二百多年的树龄。这棵树长的也怪,北面没有树冠,而树冠全部向南发展,象一坐大凉棚一样,又像一张巨大的仙人掌,笼罩着整个街道。冬天挡雪遮风,夏天大人们在树荫之下乘凉、谝闲传、讲故事,孩子们在此玩耍,成为村里人休闲聚集最佳之处。每到春天,清明前后,男女老少在此系绳荡秋千,非常热闹。
这颗老槐枝繁叶茂,生命力极为顽强。春天叶嫩翠绿,夏天黄花挂满枝头,人们采摘槐籽,用做染布原料,秋季满树槐豆,爱种树者采集育苗。这棵老槐树也是鸟类窝居筑巢、繁衍生息之宝地。经常可以看到喜鹊枝头唱歌,布谷鸟鸣叫,催人早起,斑鸠跳跃飞舞,麻雀叽叽喳喳,啄木鸟咚咚敲打啄虫,夏天蝉鸣不断,不时的形成百鸟组合的大合唱,给村里增添了大自然的活力。但这些大合唱,有人喜欢也有人厌烦。
老人们说,老槐树有镇宅护村之灵气,更有辟邪驱鬼之神气。每年春节都要用红纸写上“老槐保平安”等字样,贴在树身上,所以家里人很看重它,尽力保护着它,不让人为的损害它,才使它有了长期生存的环境,有着宽松的发展空间。这棵老槐树身上,虽然出现许多洞穴,成为鸟巢,但仍然生长的十分茂盛。可惜的是这棵老槐树在三年困难时期,砍伐卖掉了,度了荒年。只留下一轮根座放在门前,供闲坐之用,现在也荡然无存了。
村上还有两颗同样的老槐树,也在此先后被伐掉了。一个是村西志让家窑门前的那棵老槐,一个是张有家后院的老槐王。从泔河以北十多里地遥遥可望,显得异常的雄伟大气,给村里增添了壮观绿郁的风采。
现在每每想起这三棵老槐树,还有忘怀不舍之意,梦想再有这些老槐还原,该有多么好啊!
作者简介:
张 坚,礼泉县西张堡镇土洞村人,1937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55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退休。先后在乡政府、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革委会生产组、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区划办、农村改革试验办等部门及建陵公社任职工作。当选过县党代表、人大代表、第五届县委候补委员。在岗期间,贯以清正勤奋,忠党敬业,求真务实,不鹜虚声。退休后,本色不改,勤劳不息,建园务果,看书习文,《心路历程》留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