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水滴
河南省卫辉市的市井民众每天晨早喝碗“郭记胡辣汤”已是生活的一部分。即便是有了尊贵的客人,早餐都会推荐去喝碗“郭记胡辣汤”,如果再配上“豆腐皮卷油条”,那可是一件不掉颜面的事儿。
古城卫辉府的“郭记胡辣汤”被誉为“一绝香”、“河南地方传统名吃”。这几天,郭记五代胡辣汤的传人郭文峰,雅号“老五”,一直思想着一件事儿,如何能把自己祖传的、又是自己亲自操刀精制的“郭记胡辣汤”,送给咱卫辉驰援武汉胜利凯旋的抗疫英雄,让队员重温家乡味道,感受家乡亲情。
春暖花开季,老五开心时。通过“老五”上下联系沟通,他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从昨天下午开始选购上等食材和配料,昨晚上又忙活两个小时,做好了今早熬制胡辣汤的各种准备。
早上七点三十分,“老五”又拉着桶装的新鲜胡辣汤,亲送援鄂队员驻地。33名队员们开始吃早餐时,当听说是“老五”家人亲手给大家定制的“郭记胡辣汤”时,大家吃着,品着,乐着,啧啧称赞着。队员们并让服务员转达对“郭记胡辣汤”一家人的深深谢意。
这段时间,郭老五都在关注着卫辉派出的两支援鄂医疗队的情况。
豫鄂一家亲,理应献爱心。听说当地新医一附院27名援鄂医疗队员和卫辉市6名队员已经奔赴武汉战疫前线时,他坐不住了。寻思着:他们不说过节团圆,远离亲人,冒着生命危险赶往前线,同疫情拼死战斗,自己也理应作点事儿。可自己能干点啥呢?三句话不离本行,能让战役英雄喝上自己做的胡辣汤多好。话为空,行为实。他真想一下子将亲手做的名吃佳肴送到最前线英雄手里。但是路途遥远,条件受限,不能成行。无奈之下,只好朝思暮想期盼亲人早日胜利凯旋。
春来百鸟鸣,喜事临门庭。盼望已久的郭老五,主动问询,多方联系,表述心思。

老五为把33名援鄂队员的这顿早餐做好,带领一家人老少齐上阵。还专门召开家庭会,详细分工,各负其责,并郑重承诺做出四条保证:一是保证名吃质量,做到味美可口,富有营养。为此在原有投放十多种优质食材调料的基础上又专从市场挑选个大肉肥的鸡子炖出高汤,添加面筋泡和细丝薄片红烧豆腐;二是保证干净卫生,吃着安全放心,各种料材做到精心选择,新鲜优质,花生一粒一粒拣,海带粉条一片一根选,另按饮食卫生监测标准认真操作,严格把关,一丝不苟;三是保证经典搭配,将胡辣汤与豆腐皮卷油条一起送上;四是保证护送程序卫生,服务热情到位。
吃早餐的人,看到老五今天这样忙活着,都为老五点赞。老五听声后,哈哈一笑:“她们能远离亲人,冒着生命危险冲一线,咱守家在地做这点小事算个啥呀,只要能为队员们做点事儿,俺就心安了。

据悉,郭记胡辣汤在卫辉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始于光绪三年(1887年),创始人为郭俊。先后经历了满清王朝、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现已传承至第五代。郭氏家族经过一个世纪五代人的艰难探索,郭氏胡辣汤以其工艺复杂,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口味独特,赢得了众多食客和广泛好评。已成为新时代卫辉展现古城厚重饮食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