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花盛开
——致敬所有平凡又伟大的社区工作人员
文/ 马铭骏
2020年1月20日,腊月二十六是我的生日,母亲下班后一直在厨房忙碌着,为我准备生日晚宴。生活需要仪式感,才会充满趣味。喝着姥姥送给我的黄桂稠酒,与父母干杯,伴随着阖家团聚的温暖,开启幸福的寒假生活。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犹如一阵晴天霹雳,打破了平静祥和。2020年1月23日腊月二十九,武汉封城,疫情的严重性可见一斑。突然之间,关于疫情的发展态势占满了手机和电视的屏幕。我的心理隐约有些不安,我们全家谋划已久的春节出行计划是否又得搁浅?
母亲是社区书记,父亲是一位警察,都是基层工作,平时工作都很辛苦。大年三十,母亲终于放假了。父亲还在值班。上午,母亲的电话就没间断过,都是关于工作,有关疫情的。下午,我俩去了趟超市,满载而归:窗花、福字、吉祥鼠等,装扮窗明几净的房间;各类水果、干果、蔬菜、肉类、饮料等装满了冰箱。
尽管我从父母的口气中听出了不确定的信号,但我们还是心照不宣地为春节出游在做准备。我亲自计划的川东南的完美路线,蜀南竹海那一抹纯粹的绿 、云雾缭绕的仙 ,阆中古城的满是烟火的食色江湖在我的想象中呼之欲出,使我欲罢不能......
2020年1月25日,庚子鼠年大年初一,父亲值班下班,母亲拿出新买的衣服,让我从头换到脚,没有爆竹声的新年,新衣与美味是迎接新年的庄重仪式。我问父母,什么时候启程?他俩都答所非问,我有些许沮丧,旅行大概率要泡汤。父亲是警察,节假日总是他最忙的时候,但凡有突发公共事件他是必须待命的。母亲这边不间断的电话铃声让我心里更是烦躁。疫情的到来,职业本能使他们的心里有了牵挂。但天性乐观的我们吃过早饭,还是决定开拔,放弃计划路线,索性走哪儿算哪儿,飞奔在高速路上的感觉不亦爽乎......

下午,母亲接到了来自街道办领导的电话,通知她取消假期立马上班,上岗的号角终究是吹响了。母亲放下电话,突然提高了分贝:“打道回府!”我有些意外,不过先前心理已有预期,让我也少了些抱怨。
说实话,社区的工作我耳濡目染过一些,琐碎而庞杂。虽然没有认真研读过社区工作的内涵,但因为母亲一直在社区工作,我知道社区工作和每个居民息息相关。常常看见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偶尔和我开着玩笑说她是“痛并快乐着”。在我眼里,母亲是一个要强、干练的人,她经常给我说,一个人如果能把一件平凡的事坚持做数年,就会成就不平凡的结果,母亲在这一点上做到了“知行合一”。扎根基层,投身社区工作十余年,我与她一同经历了辖区的沧桑巨变,昔日斗鸡的城乡结合部早已不复存在,被光鲜亮丽的城市街区取而代之。我热爱这片土地,每次回到家乡,总会陪着母亲在辖区走走,感受一下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的巨变,每次总能带给我惊喜。我想母亲对社区工作的热爱也是源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吧。

大年初二一大早,母亲就急匆匆上班了,一直到晚上八点才回来。刚洗漱躺下,就听她在外面收拾东西的声音,我一看表十一点半,就过去问她:干嘛去?她说接到街道通知,让她们所有人立刻到岗!母亲边换着衣服边给同事打电话,父亲说:我送你吧。她说:算了,不知到几点,你俩先休息,然后独自开车走了。凌晨一点多,我被开门的声音吵醒。尽管母亲动作谨慎轻微。我从床上腾的一下蹦下去:老妈终于回来啦,辛苦啦!母亲摘下口罩,嘴角上扬、溢出了一个甜甜的微笑:回来了,你还没睡呀,赶紧睡吧。我问:你们明天还去么?她说:去么,七点就得到。讲真的,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她们工作的重要性,满脑子的担心与不解,只是说:疫情这么严重,你一定要戴好口罩,保护好自己!母亲迅速应答:没问题,放心吧儿子!
夜,静谧的夜,天上的繁星注视着中国,注视着武汉,人间的惶恐不安与夜空的宁静致远显得格格不入,仿佛这一切就是老天爷开的一个巨大的玩笑。
大年初三一早六点,母亲又踏上了征程,直到初四凌晨四点才回到家,母亲连续工作了将近两天两夜。当辖区居民早已进入梦乡,他们这些社区工作者还在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母亲睡了一个多小时起来吃了些东西,我看她又准备走,我实在忍不住问:起早贪黑地,有那么忙吗?几天几夜这样,你是超人吗?母亲瞬间眼睛有些湿润:社区的所有人都在和妈一样忙,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忙。我们也是在和时间赛跑,摸排、核查出从湖北、武汉回来的所有人,逐户逐人落实居家隔离措施。还要在每个小区门口设立监测点,安排人员对外来人员进行检查登记,在极短时间里为辖区居民筑起一道道疫情保护墙......
电视上我看到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医生接受采访,他心疼地对记者说,这些年轻的九零后医护人员特别拼命,我常常叮嘱他们太累了就歇歇,否则疲劳之后免疫力就会降低,就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我十分敬佩医生这个职业,在这场和病毒斗争的战场上,他们就是铁打的勇士、真正的英雄!

可母亲他们这些社区工作者呢?在切断传染源的战场上他们赤膊上阵,当人们都在家足不出户、怕被传染的时候,他们没黑没白地穿梭在辖区的角角落落,在辖区为居民竖立起一堵安全之墙,一只薄薄的口罩就是他们全部的铠甲!他们也是这场人民战争的英雄!
我很心疼母亲,以她的年龄,绝对可以说是超负荷工作了。高强度的工作使她的嗓子持续嘶哑,几乎天天吃药。我很担心她的身体状况,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打个电话问问。有次加班,又是一个凌晨三点多,父亲值班在单位,我很担心母亲的安危,深更半夜一个人,就给她打电话。她压低声音对我说,都在忙,让我先睡,别操心。直到凌晨四点多,一阵急促的开门声惊醒了我的梦......母亲那段时间无常的加班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渐渐地我也习惯了,后来也是因为怕影响她的工作,电话就打的少了。

母亲后来给我发过一段话,让我感受到了她的格局:“灾难面前,最容易看清人性,也最容易看到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这场灾难无人幸免,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想办法‘幸存’。‘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在为居民筑牢疫情防火墙的一线,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着,是为了阻断这粒灰的落下。有些人累倒了,歇歇起来又继续,他们是一群疫情面前的逆行者,他们不需要赞美,只需要您的理解与支持!”
每次看见母亲戴着口罩穿梭在辖区,内心有几分开心,几分担忧,但似乎更有几分骄傲。
后来我几次给母亲提出要求,报名做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为这次疫情防控做一些事情。终于有一天,母亲说,最近社区人手不够,让我跟她去,会给我安排一些活。戴着志愿者的红袖章,和母亲的同事一起深入社区巡逻,查看小区监测点出入人员的登记等等。虽然生涩,但我丝毫没有之前当志愿者时应付走过场的想法,而是认真的模仿、感受、体悟他们的工作精神,母亲她们身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给我带来一次次的感动和震撼。

母亲她们依旧在夜以继日地排查辖区居民,填人员流动表,核查大数据。2月4日,正月十一,正好是立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了篇文章:《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填表抗疫》。”矛头直指基层办事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我戏谑着问母亲:你们是不是也“填表抗疫”呢?母亲嘿嘿一笑:说是的,但我们的此表非彼表,我们是填摸排外来人员数据的报表,这样能给上级领导提供最为可靠的数据,是全面、科学部署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我突然意识到,母亲她们社区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我随即又意识到,我母亲和他们的同事何尝不是站在抗疫第一线的人!?如果说医护人员是抗击疫情的最后一道生死大闸,社区工作人员就是在源头上摸清和切断疫情蔓延的主力军!
母亲说,和武汉的社区比,他们的工作轻松多了。武汉的社区工作者天天穿着隔离服,累了就躺在地上睡,饿了大部分时间只有泡面。其实,母亲他们也一样,吃泡面、加班、开视频会议早已成为家常便饭,所幸家乡的疫情要轻得多,尽管这样,母亲的工作压力依然很大,她每天一回家就忙着看微信、回复微信消息,一个接一个给居民、同事打电话;我能听到的就是她在电话里悉心地给湖北返宝人员或密切接触者耐心的叮嘱:最近一定不要出门,做好隔离,放平心态......忽然之间,我觉得我母亲好像身兼数职,甚至有了一点心理咨询师的模样......
2月8日,元宵节,一个极其特殊、难忘的春节来到了尾声,人民日报的又一篇社评:《别把基层干部逼成“三头六臂》,霎时间戳中我的内心。母亲他们社区工作者甚至都算不上干部,但的确在最基层默默无闻的为居民服务,为政府分忧,关键时刻毅然挺身而出,守护着我们的家园。请爱护他们,他们和医生、军人、警察一样,也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没有三头六臂,他们只是一个个像我母亲一样平凡而敬业的普通人,他们平凡却不平庸,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称作“伟大”。

母亲常常让我不要操心她,她说这就是她的职责所在,一个人有了社会价值,才会感受到幸福与愉悦,才会活的更有意义。这段时间我能看到她消瘦了很多,然而她还打趣地说,正好减肥呢。我意识到现在对母亲最大的支持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家,下一锅热腾腾的面......于是,在这场疫情战争中,我和全中国极大数人一样,静静的把自己窝在家里,逼着自己学做饭,逼着自己干家务。让她回到家立马就可以喝一杯热水,吃一碗现成饭,吃过饭后我去刷碗,让她抓紧时间休息,尽我的力量去减轻母亲的压力。我幽默地说,也算是间接为疫情防控做点贡献。后来我发现,做家务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克服了惰性,也使我很有成就感,更使我们家庭充满温暖人心的力量。
母亲出于对辖区的爱,对岗位的责任,对工作的热爱,日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凝聚人心,共克时艰。中国这么大,社区工作者众多,他们和我母亲在并肩作战,他们并不孤单。他们是英雄,是疫情的逆行者,他们燃烧着自己的能量,照亮着漫长岁月中一片片挚爱的土地,还有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的人民。

2月28日,送母亲去上班。窗外在下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母亲已经在岗位上坚守了一月有余,多么希望她可以休息一会,哪怕是半天。此时,疫情已经大幅度地得到了控制,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里,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胜利果实理应属于每一个中国人,但是,也请别忘了这些可爱可敬的社区工作者,包括我亲爱的妈妈。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五千年的中国从来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垮过,病毒恶魔的行迹必将消散,春天终将来临。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一定要带着母亲去她最爱的山峦与溪涧去拍照。母亲爱花,她有花的柔情,更有英雄情结,她和众多社区工作者一样,都是无名的英雄花。
每当国有难,英雄花盛开。
2020年2月28日于宝鸡!
作者简介:

马铭骏,男,汉族,1997年2月生于陕西宝鸡,籍贯陕西扶风。现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大学期间,担任院学生会设计部部长,班级宣传委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兴趣爱好广泛,热爱文学,对书法、篮球、唱歌、读书、旅行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中书法比赛多次获校级奖项。抗击疫情期间,报名参加宝鸡市十里铺街道志愿者,并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所配歌曲《英雄之城》为宝鸡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范宗科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