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孩子树立界限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界限是爱的基础,父母不止要给孩子立规矩,讲界限,还必须要成为一个命令者和惩罚者,以帮助孩子确立界限。世上从没有无限的自由,给孩子的自由,更应是在一个框架之内。给孩子的界限,一定要从小立起:
0-1岁,预热界限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不知道界限在哪里的,所以可以做界限预热,比如给孩子制定合理的生活作息,比如饭后散步,到点睡觉等等。还有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告诉孩子,比如微笑表示赞许,惊恐或生气的表情代表否定。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懂得了察言观色,他们会根据父母的表情和动作来判断“可以”和“不行”。
1-2岁,建立秩序感这个阶段,我们必须要满足孩子的秩序感,并逐步上升为对规矩的要求:不论在哪,你都必须遵守既定的规矩。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可以接纳他的要求,对于越界的要求,可以婉转地通过拥抱共情、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平息宝宝的情绪。同时,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收纳整理玩具,建立用完东西归还原位的规矩。
3-5岁,保证界限一致性有效的界限一定是一致的界限,但在家庭成员多、界限不一致的情况下,孩子不是无所适从就是从中渔利,逃避该接受的界限。很多家里有多个小孩的父母,一面对孩子间的冲突,就批大护小,结果往往委屈了大的,宠坏了小的。
6-12岁,界限要有态度这里说的态度是父母对孩子越界的态度,温柔而坚定的态度,温柔是理解,坚定是确信。为人父母,必须守住自己的权威,给与孩子所需要的管教,才能真正扶持孩子健康成长。
对于0-12岁的孩子来说,从小树立界限意识尤为重要,希望家长朋友们好好学习这本书,也许通过学习才能找到通往孩子成果的阶梯。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用心引导,给孩子树立合理的界限,帮助他们建立的强大安全感与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对孩子来说,才是真正重要的。这本书以作者具体的生活事例为指导,提出了很多切实可用的方法,教我们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让家长可以将理念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和意识,解决了“80后”“90后”父母所共同面临的育儿难题。希望帮助到更多正在迷茫的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