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后方一线的妯娌俩 文/罗雁萍
萍乡安源区丹江街城南社区防疫值守队里,有一对身穿红马甲的少妇。从2月3号,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以来,她们一直在后方防疫一线,每天周而复始、不厌其烦地为进出小区的居民做登记、发放通行证、督促他们戴口罩,严格把关。她们是社区的两位组长,既是志愿者,也是值守队里最年轻的——57 岁的叶彩萍和50岁的杜晓玲。
“请你出示出入证。”每当她们履行职责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给予友好的回应和配合,但有时候也难免会碰钉子。有一次,一位居民很不高兴地说“何必这么认真,又不是不认识。”“为了对每一个居民负责,必须这么做,这是规定。”“这里又不是武汉。”“正因为不能够让这里变成武汉,才必须这么做。”铿锵有力的回答,让那位居民无言以对。
还有一次,刚接班就碰到出门不带出入证的两口子。她们和颜悦色地问他们外出有什么事?“待在家里憋死了,出去透透气。”“那还是请你们回吧!”两口子非要出去。“你们已经是第二次没有带证了。这次不能放行。”两人一意孤行。“出去容易,回来时就没有这么容易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不听劝。
当他们返回时,没有想到真的被拦住了。不论怎样说,都没有用,僵持了一个多小时,只得打电话让儿子送来通行证,才得以回家。许多居民都赞扬她们做得对!“这两位值守员,真的是选中了!”“坚持原则,决不能形同虚设,对居民负责,大家都要给予支持。”“你们真的很辛苦,好好保重自己!”每当听到这些暖心的话语,她们说:“绝大多数的居民都是通情达理,支持我们的工作,再辛苦,也值了!”
回想起10天前,接到社区通知,派她们值守时,她们两人没有丝毫的犹豫,立马上岗到位。得知妈妈要值守时,彩萍的儿子发表意见:“当前疫情这么严重,传染性太大了,人家躲都躲不掉,你还往上冲。”彩萍说:“保一方平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现在是非常时期,你不去,我不去,谁去?我是居民组长,又是业主委员会成员,组织的安排,必须要服从。”儿子不是反对妈妈,而是心疼妈妈。其实,家里面她也是放不下的。91岁的老公爹,与他们住在一起有十年了。不仅患有多种疾病,去年还摔断了肋骨,走起路来,步履蹒跚,一年的时间没有出过门了。丈夫眼睛和椎间盘都动过手术,还是高度近视眼。家里家外,彩萍都是一把手。
为了工作家庭两不误,她妥善安排好家事。她们值守的时间是上午11点——3点或是下午3点——7点,每班4小时。这个时间段,必然一餐不能在家里做饭。为了不吃冷饭菜,她丈夫只得承担起责任。虽然没有彩萍的厨艺高,但父亲和儿子都没有怨言。
以前买菜是妈妈的专利,为了支持妈妈的工作,现在由儿子买菜。彩萍每天回来,一家三代人,个个嘘寒问暖。尤其是有着60多年党龄,国企退休厂长的公爹,不停地问这问那。家人的关怀备至,让疲劳的彩萍感到分外欣慰。
相比之下,杜晓琳的家务事轻松多了。丈夫暂时还没有复工,儿子读研也还没有接到上课的通知,这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惹的祸。在知道她要去值守的时候,父子两人只是再三交待她要注意安全,老公将家务活全包了,让她心无旁骛地工作。
大家都知道,晓琳80岁的娘家妈妈,去年也是摔断了股骨头。直至如今,她每周要去帮老人家洗两次澡。有人关切地问她值守有没有困难,她乐呵呵地说:“没事,都安排好了。”晓琳的老公是共产党员,国企职工,曾经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老公既是她的伴侣,也是她的榜样。在国家需要之时,她才能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有国才有家,淳朴的理念,让她们爱国胜过爱家。这就是咱们中国妇女,是我们城南人的榜样。
彩萍、晓琳,两个好听的名字,两颗美好的心灵,还是一对好妯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