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堂】源于周亚夫汉文帝六年冬,匈奴6万戎马犯汉。文帝令周亚夫驻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劳军。走近军营,只见甲兵森严,个个持刀执戟,张弓挟箭,如临大敌。适时门岗传报,营兵却直挺挺地站着,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停住,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身来到营门,又被哨兵拦住,文帝只好交出天子的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才下令开门插进车驾。一面嘱咐:"营内禁绝跑马。"车驾和随从骑兵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才慢条斯理地出帐迎接,文帝慰问后,一出营门,战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回头看了看,兴奋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练的兵,才使仇人无缝可钻呀!"
【爱莲堂】源于周敦颐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一生最爱莲花。曾作《爱莲说》,通篇百余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众人甚爱牡丹。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崇高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他把莲花比成君子,推崇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
爱莲堂分布很广泛,遍及全国各地以致海外。1996年江苏省邳州一带周氏族人在白龙埠续家谱,确定堂号为:爱莲堂。沿袭使用至今。2019年8月沂畔周家族人发起"沂畔周家族谱提质扩容"倡议书,经过多方考证,查经据典,确认爱莲堂是我们这一代从远古传下来的堂号,在此基础上添加近二十年来新增人口,纠正以前族谱的排序混乱和错字,新增了十七世以后各家的女性名字及出嫁地名,这样便于族人一目了然。字辈不变,为1996年白埠铎祖爱莲堂家谱统一字辈:
枝兴衍崇绪
隆懋庆脉长
广生忠厚嗣
永远贞正方
至德开宏润
达孝毓福祥
礼乐培家训
信仪作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