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画图表
画图表可以直观呈现被说明对象的某些特点,省去需要用许多文字才能介绍清楚的麻烦。这里我们用地理课上经常便用的地图来说明。别的不说,我们单就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地名来讲,如果用文字介绍起来,哪一个地方在哪,位于什么地方,与另外一个地方相距多远,如果用文字介绍那一定既麻烦又有可能让读者难以理清,甚至连作者自己交代出来也比较混乱。那么我们用地图来标注,大家就看得非常直观明白。至于地图上深浅颜色变化与众多图标的显示更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关键词:一目了然,直观,明白。
(八)作诠释
做诠释可以使说明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或表现让读者掌握得更充分具体。这里我们不妨举这样一个例子,比如说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堆花花绿绿有用木头做的,有用硬塑料做的,还有用面粉做的食品,而它们仅从颜色、形状包括气味上是区分不出来哪个是面粉做的食品。那怎么办呢?这时候诠释一下,告诉你可以用手使劲捏,软的破了的就是食品,那就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充分,具体。
(九)摹状貌
摹状貌可以便说明事物的形状面貌说明得更加具体生动,让读者对该事物从外观上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中国石拱桥》中对赵州桥桥柱头上各种情态的狮子的描绘就是运用了摹状貌的写法,通过摹状貌让读者感受到了形态各异的狮子。
关键词:外观,具体,生动。
(十)引资料
引资料可以使被说明对象某个方面的特征更具有说服力,使读者更加信服。仍以中国石拱桥为例,课文中有不少引用资料的地方,如引用唐朝张嘉贞“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一句,就是借之夸赞赵州桥真的是优美坚固设计独特的特点。说白了就是借别人的话使自己的说明内容得到更有力的支撑一一起一种证实作用。
关键词:说服,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