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很苦,他们很累,遇到权益受侵,他们往往又很无奈。——农民工,这一典型的弱势群体难道就没人帮帮吗?有!去年以来,山东省各级工会以落实工会“维权十条”为重点,深入实施“工会法律援助服务在您身边”行动,扩大工会法律援助的受益面。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聚焦主责主业,克服工会缺乏刚性手段无法维权、怕惹麻烦不愿过多介入维权、担心专业力量不足无法维权等畏难情绪和实际困难,以“洪荒之力”推动法律维权,提供务实、高效、精准、便捷的服务。今天,就让我们听一段职工“娘家人”的维权故事。 ——编者

虽然案结事了都整整一年了,可让临邑县农民工刘爱祥挂怀的一件心事始终没放下。这不,日前他辗转来到济南,在记者跟前一落座就说开了:“您得帮俺好好宣传一下咱省总工会派来的法律援助律师,好人呐。要不是他们没白没黑、辛辛苦苦帮俺打赢这场没头没脑的官司,俺全家人真不知怎么过下去呢!” 那还是2015年6月6日的上午,正在青州市某生物科技公司打工的刘爱祥,干活时脑袋一懵,右手和手臂突然被卷入粉碎机中,后经医院诊断为右尺桡骨多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右手及右前臂皮肤软组织肌肉挤压撕脱伤。 业经一番紧锣密鼓地抢救、伤情稳定后,刘爱祥满脑子的烦心事随之而来:生物科技公司支付了部分医疗费后,就再没提任何补偿和后续治疗的事。“该怎么跟公司说理?说哪些理?俺一个农民工对‘法律’这俩字都怪生疏的,别说是理直气壮维护权益了。到底该怎么办啊?”刘爱祥及其家属情急之下开始“有病乱求医”,只要是“在外挣钱的”亲戚、“干公家事的”朋友,他们都求了个遍。可人家一听他这案情都感觉一头雾水,无能为力。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终,他们向职工的娘家人——省总工会——伸出了求助之手。“省总工会的有关领导听说了俺这个情况后,赶紧找来法律援助服务团的两个律师李强、刘畅。仔仔细细一遍遍地问,这条法律那条法律一项项地查,这单位那单位一家家地跑,人家真是嘴皮子磨破、两条腿跑断,那个上心呐,别提让俺多么感激啦!”说到此处,刘爱祥低下头,双手抹起了眼泪。 当李强和刘畅接受省总工会指派,来到这家公司协商时,公司负责人认为刘爱祥是临时工,拒不承认与其存在劳动关系;同时,因刘爱祥拿不出他与该公司的劳动合同,律师在向青州市工伤认定部门为其申请工伤认定时,也没办成。

太费心费力又无望打赢的这个维权诉讼如放在一般律师手里,肯定感觉“没戏了”,但省总工会法律工作部的负责同志与李强、刘畅一番合计后铁定了主意:“职工娘家人”不是浪得虚名,维护职工权益是咱的“天职”,再难也得“拿下”。从那开始,他们便坚毅地走上这条由劳动关系仲裁、工伤认定、工伤赔偿等一系列漫长的仲裁、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接续而成的维护农民工权益之路。 他们沿着这条极具典型而绵长的维权之路,4年当中跨过9个时间段磕磕绊绊一路走来: 2015年10月22日,青州市仲裁委裁决刘爱祥与涉事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公司不服裁决向青州法院提起诉讼;翌年4月18日,青州法院判决涉事公司与刘爱祥自2015年5月15日起建立了劳动关系,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潍坊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2017年4月25日,潍坊市中级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同年7月14日,法援律师陪同刘爱祥到青州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8月24日,人社局认定刘爱祥所受伤害为工伤;2018年5月7日,经潍坊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刘爱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为六级;同年6月6日,法援律师准备好刘爱祥一案的材料,陪同他到青州市仲裁委立案;6月20日,法援律师收到仲裁委邮寄的案件受理通知书等材料;7月11日,该案在青州市仲裁委开庭并经法援律师艰苦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生物科技公司同意赔偿刘爱祥33万元并当庭支付13万元,余款分两次付清。 “维护农民工权益虽然共性问题多、疑难杂点十分繁复,但我们工会工作者只要真正肩负使命、抓铁有痕和担当作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省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部长吴兴波如是说。 尘埃终于落定后,刘爱祥两眼盈泪地告诉记者:“这4年当中,俺和一家人整天吃饭睡觉都不肃静倒没啥说的,关键是人家省总工会的领导们还有两位律师可给俺们操碎了心。多亏了省总工会派来的好律师,要不,俺这一家早完了。您可得帮俺宣传宣传这些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