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家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在这片土地上,他度过了贫困笼罩的童年。中学毕业后,为了改变现状,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他毅然外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带领当地村民承揽小工程。难苦生活的历练,外出务工的艰辛,成就了他的性格,也使他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致富后心怀大爱,情系故里,被推选为村干部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谱写了一曲曲奉献的赞歌。他就是山阳县高坝店镇骆驼巷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被当地人誉为“金耳书记”的王义才。

王义才,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69年出生于山阳县高坝店镇骆驼巷村。现任骆驼巷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创办成立了山阳县骆驼巷金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1989年王义才中学毕业后,带领家乡40多名群众先后在柞水、商南、商州等地承揽小工程。由于他头脑灵活,善钻研,人缘好,很快成为技能型管理人员。尽管收入不高,但能养家糊口。但这显然不是王义才的目标,因为他深知要改变现状,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大干一场是不行的。从此他带领民工,脏活累活抢着干,难活求人学,凭着坚持和韧劲,终于找到了致富的门路。

1998年,王义才带领乡亲先后去河南、甘肃天水、南阳桐柏县开矿,几年时间,支付劳务费150万元,跟随他务工乡亲们人均收入几万元。他也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成立了自己的开矿公司。常言说,树高千丈不忘根,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义才始终没有忘记生养他的那片土地,2005年底,王义才回到家乡,并当选为村委会主任,2015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王以才深知支部书记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担子和责任,从此他便走上了一条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为了改变落后面貌,给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王义才积极争取各类建设项目,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生态村建设。2016年,解决了4个组262户1234人的安全用水问题,硬化产业路4条3.2公里,修建便民桥2座,拆除危旧房186间。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产业发展帮扶中,王义才坚持把培育主导特色产品发展作为促进农民群众增收的重点来抓,确立以核桃建园、养鸡、养猪、中药材种植为重点的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协调当地信用社和扶贫社为农户发放产业发展贴息贷款,解决资金、技术、设备等问题,很快就形成了规模化、立体化、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到2016年底,建成标准化核桃园500亩,植种药材800亩,土鸡散养10户3000只,养猪10户100头,养羊6户500只,养松鼠2户400只,魔芋种植200亩。
2019年12月商洛日报的一篇关于王义才的新闻报道轰动了山阳县,许多人慕名来到山阳县高坝店镇骆驼巷村,想一探究竟。

2019年12月14日这天,在王义才的院子里,许多人在观看着他栽植的金耳,但见采摘凉干的金耳黄澄澄、金灿灿摆满了院子,慕名而来的人们纷纷凑上前去一睹金耳芳容。偌大的院子被围得水泄不通。“了不起,了不起!也没有见过人工栽植培育的金耳。”围观的人有的竖起大拇指:“王书记真厉害,我们这些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他实现了!”。人们边看边议论。

王义才担任村干部后,日思夜想的是怎样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走上富裕。2015年,他听说种植金耳收益大、效果好,就多次去云南、贵州、陕北等地考察,打算利用本地桦栎树资源这一优势,率先发展金耳。为此,王义才自费到云南省楚雄市桐柏县学习金耳栽培技术,经过一周时间的学习,他基本掌握了金耳的栽培技术。回村里后就开始筹划金耳栽培,首先从延安市甘泉县高薪聘请左小东、尹峰峰两名年轻的技术员,解决了金耳栽培技术问题。又在骆驼巷村赵家湾组,以每亩600元租金,连片流转村民土地5.5亩,投资48.2万元,建起5个大棚,发展新产业金耳。当年便实现收入22万元。他又把金耳产业发展到黄土凸村,带领114户群众发展金耳致富,安排20名贫困户长期在产业园打工,每人年均增加收入6000多元,顺利脱贫。

金耳又名脑耳,群身金黄、形似人脑,故又称脑耳。金耳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价值极高,可炒、炖、煮、凉拌,是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金耳色泽金黄、鲜嫩细腻、清香可口,深受消费者青睐,走俏北京、上海、广州,出口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山阳乃至我市属首次栽培。

王义才还发起成立了山阳县骆驼巷金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13户贫困户入社。其中赵永星等6户贫困户各贷款5万元入股,董万杰等7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打工,每日洒水、翻棒、测温透气,月薪1000元。他创立了“订单+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瞄准市场产品紧俏这一商机,撸起袖子精准发力,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
据了解,干金耳市场价每公斤260元。目前,王义才流转土地5.6亩,一期建大棚5个,每期种植金耳5000棒,每棒年产干金耳0.6斤,价值78元,今年金耳已订单包销。二期建大棚17个,投资90多万元,带动149户脱贫,每户年分红720元,两年后每户分红和争取产业直补资金达到7740元。王义才带领乡亲发展金耳这一新兴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群众亲切地称他“金耳”书记。

骆驼巷村在王义才的带领下,进入了发展快车道。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上,给人们富强生活注入了活力,他辛勤的付出,也结出了累累硕果。

骆驼巷村连续5年被高坝镇党委、镇政府评为基础设施建设先进集体,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集体、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产业发展先进村。2019年,山阳县骆驼巷金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被陕西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授予行业优秀企业称号。王义才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等。2017年,被山阳县高坝店镇党委、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带富标兵”荣誉。
成绩属于过去,展望未来,信心满满。在新的征程,王义才表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争取投资100万元,发展种植猕猴桃100亩,带动50户村民致富;二是争取投资10万元,修通组产业路1公里;三是争取投资300余万元新修拦沙坝3个;四是争取投资15万元,新修2座便民桥。同时增加大垃圾箱5个,小垃圾桶300个,建污水处理站、沼气池3个,争取上级扶持单位投资修建文化广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也恳切希望上级组织能派驻一名大学生村官,帮助村上发展产业,搞好村务工作,使骆驼巷村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来源:天南地北商洛人
文/刘新友
审核:张银库 刘新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