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理解
严新权
我们对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说法并不陌生,这句话也成为了一部分人的处世哲学。的确,在不是纯粹的敌我矛盾前提下,人际关系若出现一点紧张,用这句话来劝慰矛盾双方,往往能“化干戈为玉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它对化解危机、促进和谐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那么,什么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呢?
我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里的“退”,应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退”就是指一般意义的情绪控制,不使事态继续恶化;而广义的“退”,还应该包含一种心灵的解放,是比较高级的心理活动。它不仅表现在事态发生时能够保持克制,还表现在能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真正与人为善、变被动为主动、变当时的强压怒火为事前、事中、事后一贯的坦然与宁静,是在无尽的纠缠和深深的漩涡中果断抽身另寻他路的睿智;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发自内心的觉悟和自我改变;是微微一笑的平和、见机行事的机智、韬光养晦的策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无畏与镇定,是“冷眼向洋看世界”“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那样对对手不理不睬的藐视;是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
“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是简单的退让,不是胆小如鼠、贪生怕死的委曲求全;不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苟且偷生的息事宁人;不是勉强的宽容和虚伪的谦让;不是阿Q的自我安慰,它是战略大转移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抗日战争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游击战;是摒弃鲁莽、以柔克刚、暂避锋芒不做无谓牺牲的冷静;是放眼长远、养精蓄锐、卧薪尝胆、“留得青山在”以图找准时机东山再起的英明;是在坚持一定底线的基础上“得容人处且容人”“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宽阔胸怀。
从另一个角度讲,“退一步海阔天空”还包含了一个人在修养上完成蜕变、实现了境界上的升华:它使人变得灵活而不再固执,变得明智而不再愚蠢,变得大方而不再吝啬,变得体贴而不再粗心,变得勤奋而不再懒惰,变得柔和而不再生硬,变得干净而不再邋遢,变得务实而不再虚荣,变得谦虚而不再狂妄,变得慎重而不再草率,变得热情而不再冷漠,变得深刻而不再浅薄,变得阳光而不再郁郁寡欢。
“退一步海阔天空”是“离开‘我’之后,空间就大了很多”的换位思考,它不会让人深陷沼泽不能自拔、不会让人走火入魔执迷不悟。“退一步”让我们思维更缜密、分析更透彻、视角更开阔、看问题更宏观,让我们解决矛盾时,更容易把握问题的关键和事态的全局,处理问题也更有回旋余地。它表面是退,实则是为前进赢得时间、赢得方便;“退一步”也可以看作是抛却狭隘、抛却陋习和完善品格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善做自我批评、完成自我修炼、获得“重生”的过程,它能提升人格魅力、增加可爱指数、越发让人敬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