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X形平衡法--百日咳

周尔晋的人体X形平衡法是从《黄帝内经》的“缪刺论”中悟出下病上治、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中间有病四边治、四边有病中间治及上、下、左、右、中,求法于经络、穴位却又不拘泥于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这一治疗方法,神奇、易学、易懂、自学、自治、奇效、安全、省力、省时、省钱。
他总结出来的“高低医疗学”是自古以来从未有的理论,即研究通过人体的高升点来医治人体的低沉(病)点以及如何达到人体相对平衡的理论。同时他总结和开发了人体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的“内药”,调动人体神奇的“内药”、加速自愈和平衡,真可谓“四两拨千斤”。
周尔晋先生已于2014年去世,他留下的医德医技,我们当努力继承和发扬光大,以造福人类。
(27)×形法双曲池配双曲泉治疗皮肤病、妇科病(指压)
——追求人体神奇平衡力的奥秘之二十六
《针灸大成》对曲池穴写道:主绕踝风,手臂红肿,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遂,恶风邪气,泣出喜忘,风瘾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臂膊疼痛,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风痹,肘细无力,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癫疾,举体痛痒如虫啮,皮脱作疮,皮肤痂疥,妇人经脉不通。
综上所述,曲池穴主治:
(一)臂病:手臂红肿,肘中痛,臂膊疼痛,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风痹,肘细无力。
(二)偏风半身不遂。
(三)诸种皮肤病:风瘾疹,皮肤干燥,举体痛痒如虫啮,皮脱作疮,皮肤痂疥。
(四)退热:伤寒余热不尽。
(五)其他:妇人经脉不通,绕踝风,胸中烦满。
腿部与之相对应的穴位乃是曲泉。
杨氏写道:主疝,阴股痛,小便难,腹胁支满,癃闭,少气,泄利,四肢不举,实则心目眩痛,汗不出,膝关节痛,筋挛不可屈伸,发狂,衄血下血,喘呼,小腹痛引咽喉,房劳失精,身体极痛,泄水下痢脓血,阴肿,阴茎痛,膝胫冷疼,女子血瘕,按之如汤浸股内,小腹肿,阴挺出,阴痒。
综上所述,曲泉主治:
(一)泌尿、生殖病:阴股痛,小便难,房劳失精,阴肿,阴茎痛,女子血瘕,阴挺出(子宫脱垂),阴痒(宫颈糜烂)。
(二)消化道病:疝、腹胁支满,癃闭(二便不通),泄利,泄水下痢脓血。
(三)运动系统:四肢不举,膝关节痛,筋挛不可屈伸,膝胫冷疼。
(四)其他(主要是镇痛):发狂,衄血下血,喘呼,小腹痛引喉痛,身体极痛,心目眩痛,汗不出。
看来两穴作用同一性在于镇痛与妇科病、男女泌尿病。双穴同取力量必大,对消化道疾病,也可配合。尤其是对女子子宫脱垂,男子的阴茎肿,各类皮肤病,均可应用。
与之相配的还有脾经的双血海穴,既可治妇科病,亦可治皮肤病。
取穴法:曲池可屈肘取穴,穴在肘横纹之终点即是;曲泉可屈膝取穴,穴在膝横纹之终点;血海穴可屈膝取穴,将手掌心放到膝盖中点,大拇指尽处是穴。故对此三穴不另外绘图,特此说明。(下面的图是在网上另找的)
曲池、曲泉、血海位置图

治疗百日咳示意图(2.92)
a、取双耳、双手、双脚压,脚穴参考手穴取
b、捏脊
c、耳压以平喘、支气管为重点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