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有个“童话王国”
李兴正 翟成新 郝书杰

像温馨低诉的款款祝福,似冰雪林中红红的火炉,——正大无私的爱如何使人忘怀?
家住济南万象新天小区的杨玉华女士跟记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孩子的初中是在阳信县玉友学校上的。何以跑都那么远的地方去上学?杨女士笑了,“远,确实是远了些,但这家学校可好了。特别是学校的董事长郝玉友老人,倾尽个人所有建起这家学校后,无微不至地照顾老师、疼爱学生,实在叫人感动。这位老人的爱,可以说就是正大无私的爱;这座学校,简直就是建在盐碱地上的‘童话王国’!”
日前,记者来到这家滨州市的第一个民营学校---阳信玉友学校采访时看到,全校1000多名师生正在花费100多万元建起的操场上举行运动会,操场旁还是投资100多万元建起的高标准幼儿园耸立在游泳池西侧,“学校的孩子们可以天天洗热水澡,冬天在有地暖的教室里朗朗读书,隔三差五的还能吃上大螃蟹……阳信偏远农村学校的学生们可谓幸福满满。”陪同采访的当地记者说。
谈起能让阳信县偏远农村学校的孩子们,在这家高标准民营学校读书的话题,阳信玉友学校董事长郝玉友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郝玉友今年70岁,与共和国同龄,中共党员,曾任阳信县温店镇西郝村支部书记多年,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当选市、县人大代表。1978年,他联合5户农民多方筹资1000元办起了阳信第一家股份制塑料加工厂,以求填饱肚子;18年前的2001年,他用自己多年积蓄的1500万元投资建起了滨州市第一座高标准私立学校,让农村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3年前,他又筹资近亿元建起了温泉社区,让老师和周围群众住进带地暖的楼房,既环保又提高了人们幸福指数;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高标准地热温泉池塘,让师生们可以天天免费泡温泉、洗热水澡。今年下半年,他又投资300万元打造的山东首家防溺水教育基地、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的幼儿园也已正式启用。
郝玉友告诉记者,2001年6月,他在村里租用了100多亩荒碱洼地,投资1500多万元开始建设学校,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教学大楼,并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这是滨州市第一家高标准的私立学校。2003年11月7日,在平度市召开的山东省捐资助学先进个人见面会上,当他说到“俺干了20多年企业,一分钱没敢乱花过,就想着办所学校,俺啥也不图,就图农村的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时,时任省长韩寓群听了他的发言,高兴地站起来说:“老郝做得好。我们就要大力倡导这种捐资助学、捐物助学、捐力助学的社会风气。”他还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的地暖社区,以成本价格出售,周围村民纷纷购买,入住率达到90%以上,圆了农民的幸福梦和城市生活梦。今年1月2日, 阳信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荩一到阳信温店镇西郝村玉友学校看望学校师生,和学校老师合影,还为玉友学校的发展点赞、加油、鼓劲。
今年天气炎热,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成为安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郝玉友把防溺水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投资300万元把学校西边的泥塘进行改造,经过近半年的施工,使废泥塘成了孩子们学游泳的水上乐园,还免费向社会开放。

记者在现场看到,桥上亭台廊榭装扮精美,桥下“龙凤湖”水碧波荡漾。在占地面积2000多平米的“龙凤湖”上建设的大型水上乐园,集水上两层幼儿园、露天大型温泉游泳池、栈桥、亭台、船坞、游船、跳水台、绿色长廊、华表式龙柱、霓虹灯带等均已完工启用。郝玉友告诉记者:“老师先教会学生游泳,解除了家长对孩子溺水的担忧。同时,防溺水安全教育基地向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免费开放,打造全县防溺水安全教育基地。”在现场记者看到,虽然时下已初冬,但热气腾腾的“龙凤湖”到处回荡着阵阵欢声笑语,领着孩子前来游泳嬉水的十里八乡的百余名群众和家长纷纷对学校点赞。据悉,玉友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基地硬件建设为全省首创,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
现在,郝玉友只要一有空,就骑着他那辆破旧的电动车到校园、社区走一走,看一看。他告诉记者:“看到这么多孩子有书读,这么多村民住上楼,我感到这辈子心愿都满足了。为什么?因为我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啊,连吃都顾不上,哪还有钱上学?我挣钱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所有农村的娃娃们都上得起学,到最好的学校上学,也不管你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只要愿意来上,就双手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