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是姚智辉校长在任时,约为2013年在参加县教育局倡议的“远学宜川,近学西塬”的号召下实施起来的,至今已有至少6年的使用历史了。从实施开始至今,结合个人体会与感受,个人认为这是完完全全彻头彻尾的以领导意志指挥教育教学的行政命令式教学模式,其中暴露出来的负面影响与巨大危害,已经严重扼杀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其危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学案模式化导致教学僵化。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学科之间也各有特点,教育各学科内部也因章节不同、内容不同、衔接不同而使教师在教学中会出现千差万别形式各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更何况同科目之间每位老师的学历、兴趣、爱好与对教材的理解处理不同,更会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那么推行导学案就是否定百花齐放的教学,这如同否定大千世界生物的形态多样性以及表现的多样性一样极其荒唐,所以,坚守这种模式就是让所有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进而导致方式僵化。
二、导学案模式导致思想禁锢。导学案推行这些年来,已经严重束缚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捆住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说,更为厉害的就是束缚了师生们的手脚。拿个人所教的语文来说,学生很少有对课文内容品味咀嚼的时间,为了完成一节导学案所设计的全套问题,学生们一节课不断在书写,从心理上已经形成了只要把每个题都填完了那么这节课自己的任务就完了的思想。所谓的思考,讨论对他们讲却无关轻重。所以说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听讲效果受到明显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不少老师心知肚明,只是没有捅破这张纸而已。另外,由此而带来的因书写量大导致书写的质量是越来越差,这着实令人痛惜。
三、导学案严重摧残师生身体健康。自导学案实施以来,学生近视率急剧攀升,尽管导致近视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否认的是大量的书写也是造成学生们近视的重要元凶之一。在座的各位都是教育人,也是我们常常说的是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设想长此发展下去,不要说在座的各位后代将会有更多的近视患者,届时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家庭后代,估计一出生就会天然地继承他们父母或者祖辈的这种近视基因。因此,说地严重一些,今天这种教育也是对民族未来健康发展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令人痛惜的是,多年前的传统教学却一直被淡化被漠视,当年那种细嚼慢咽式的漫步式教学几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如同冲刺般的冲锋式教学。试问一下诸位谁吃东西经常是这样的节奏,有这样吃饭的吗?吃饭如此,教学也是一个道理啊!
还有,我们课本上本有的习题,我们许许多多的老师视而不见,无暇顾及教材后面的习题,却要偏偏另攀高枝另辟蹊径寻找,安排,设计布置另外的习题,真不知课本上的课后问题是不切学生实际,不合我们教师胃口,还是我们就不屑于这些编者的水平。莫名其妙!
今天学校安排了初一杨晓明老师讲课,自己没有听。据回到办公室的英语老师讲,他采用的就是传统教学,而且效果很好,另有一位非八年级英语老师说,她听了之后如同有回到初中上英语的感觉。我不知其他凡是能够认真听课的老师是什么反应和感受,但我必须要说的是让教学回归自然、回归平淡、回归个性、少些噱头、少些装饰、少些干扰回归到慢节奏上来,这才是对教育规律本来面目的还原,基本要求的起码遵循,也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起码尊重。
最后,自己用这几个句话来概括导学案的优点:
浪费纸张,束缚思想;模式僵化,师生倍忙。近视攀升,少人思量。沽名钓誉,灵魂已丧。变相收费,才是真相。
鉴于这些表现,所以在个人认为,所谓的导学案还是尽快废除,越早越好,这是教育的迫切希望,更是教育的希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