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氏易经新解 65 姤卦
文/周凤森

万象交感 防患未然
秋风瑟瑟天地合
人情练达景灼灼
山水之间瑞霭起
万象交感一阴索

姤者,逅也,遇也,邂逅、逅遇之义。姤德,就是遇合之德,天下万物在风吹日晒中交感升华,宇宙世界是个动态平衡的世界,宇宙之理在于阴阳和谐道法自然,宇宙之象在于波波如涛循环无尽。《序卦》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而《系辞传》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那么大千世界之万物从何而来?是上帝创造了万物还是天地阴阳化生了万物?如果西方上帝就是东方太极的别称,其实东西方哲学由之而言殊途同归!《道德经》中有句非常有名的万物形成公式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处“道”就是无极,“一”就是太极也即上帝,“二”就是阴阳二仪也即亚当与夏娃,“三”是什么呢?三在中国古代并非数字特指,三即是多!而在西方传统物理学上我们对事物的存在状态划归三类即气体、液体及固体;印度佛教哲学将事物存在状态划归四类即地水火风四大;在中国古典哲学上又将事物的存在状态划归五类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宇宙存在形态简称五行,而《易经》又将阴阳形成的状态称之谓“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卦(挂)象。而今世界前沿量子物理学则认为:所谓的永恒不变“物质”仅仅为现象而从物理之本质上讲是不存在的,因为若将我们所谓的“物质”永远分割下去,最终不能再继续分割的粒子我们称之谓“量子”,印度佛教称之为“微尘”,中国古典哲学称之为“炁”(气),这气却是永恒流动变幻的东西。

若从中国古典哲学观察其所言的宇宙之“气”并非我们传统认知中含有氧气的供地球万物用于呼吸的空气!若从天文学上观察地球,其实地球犹如气球般飘荡在天空之中,地球的周围都是无垠之天空,而包围地球的含有氧气的大气层仅仅是小小一圈,大气层之外的宇宙虚空依然由量子组成更加稀薄的无垠天空,而且这些太空粒子群永远处于无形流动之中,对于流动的粒子群在佛教上称之“风”,太空粒子形成的液态流在佛教称之谓“水”,太空粒子形成的固态流在佛教称之谓“地”,而能将气态、液态及固态相互转化的能量在佛教称之谓“火”。我们由之观察佛教的“四大”最符合量子力学的“波粒二重性”内涵特征,“波”属于能量之动,“粒”属于“物理状态”之构成基础。而其余中国古典哲学“五行”及“八卦”状态皆可归于“四大”范畴的扩版。

姤卦。姤111110,天风姤,乾上巽下。姤:“女壮,勿用取女”。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天风姤,风行天下则无物不遇,故而姤者逅也,即邂逅相遇之意。卦象为一阴姤逢五阳,虽言女壮不妻,然天地相遇刚柔相济,则万物众品皆能彰显。
![{D1GDUQD%63(CLH%Z`L{5]S](https://img.zdwx.com/templates/default/images/defaultblack.jpg)
初六爻辞: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初六,本卦之主,阴居阳位,上应九四,阴险小人稍稍露出就予以制止,就像用金属刹车一样简单,坚定正道一切吉祥。若任其发展,就会出现凶险。但小人犹如瘦弱的猪不断徘徊以待时机,君子当早做准备。初六之姤,将刹车片系紧,坚守正道可获吉祥,前进会有凶险,就象弱猪一样行走困难。
九二爻辞: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九二,阳居柔中,不应九五,却下逢初六,就像草袋之鱼,没有危险,但不宜宴会宾客。九二之姤,将鱼包住,没有过错,不宜招待宾客。
九三爻辞: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九三,阳居刚位,不应上九,臀围瘦弱无肌,行走艰难,虽有危险,但无太大过患。九三之姤,臀部瘦而无肤,行走趑趄困难,虽处危险,没有大难。
九四爻辞:九四。包无鱼,起凶。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九四,阳居柔位,下应初六,小人难以压制,犹如鱼离开草网,凶险生起。九四之姤,包中无鱼,动而有凶。
九五爻辞: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九五,刚居尊中,不应九二,姤遇之时,以杞枝包瓜,谦逊屈己,华章内含,则贤星必自天而降。九五之姤,用杞柳包着甜瓜,文采含而不露,好运由天而降。
上九爻辞:上九。姤其角吝,无咎。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上九,阳居阴位,处姤之极,不应九三,遇于狭隘之角隅,虽无作为空间,但也没有什么过错。上九之姤,与墙角相碰,虽有缺憾,但没过错。

姤随夬卦而来,冲决之后必有所遇,风行天下,势如破竹,阴阳相姤,宇宙万物皆在交感中化生,切忌防范阴风随势乍起,暗中相害!《序卦传》曰:“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杂卦传》曰:“姤者遇也,柔遇刚也”。彖曰:天地相遇,品物咸章。姤卦主要有三层含义,一者天地间乃阴阳和合,品(品种)物咸(皆)章(彰显),天地相遇以化成天下,阴阳消长乃自然规律;二者人世间亦有两种正义邪恶的力量彼伏此长,君子应修德求贤,抑恶扬善,将邪恶势力压制于初生朦胧阶段。三者对于男女婚媾而言,一女徘于五男之间,因为女壮且不专一,故卦辞曰:“女壮,勿用取女也。”,这要求人们在姤遇之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合则合,绝不与阴险小人苟合乱合,以免反遭其害。
(本文摘自世界大同文化传媒,传媒草创者三木秉凤微信:www1836307207)
2019.10.22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