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城管,出彩佳绩
池朝兴
2019年9月5日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值此建国70周年和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人民群众的幸福为中心,精心开展各项城市管理服务,经过多年的担当创新,特别是经过三个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该局传出了一个又一个出彩的佳绩。

一、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成效初显。按照市委书记张硕辅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的要求,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广州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化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及配套文件,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垃圾分类推进情况并解读《广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修订了居民家庭、机团事业单位分类投放指南,拟定党员回社区参与垃圾分类服务工作方案以及7个配套指引文件,组织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培训,明确社区垃圾分类工作12步法;组织召开驻穗军队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推进部队生活垃圾分类;录制《作风建设在路上》、《花城正能量》等电视、电台节目,拍摄垃圾分类主题宣传片,配合中央电视台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报道工作。针对物业、医疗、景区、教育、酒店等行业从业人员开展垃圾分类培训,近两个月累计开展1526场宣传活动、组织近2603人次培训。通过前端配桶、推行定时定点投放,中端增加收运车辆、调整优化收运路线,分类收运能力明显提升。

二、违法建设治理成效突出。通过开发城管摸查APP,利用四标四实成果和科技手段初步摸清我市违法建设底数;市、区两级利用无人机对全市重点区域进行巡查监管和动态航拍,完善查违控违监控网格和信息平台,新增违建发现和处置效能明显提高。推进违法建设连片拆除和城市连片开发、更新改造深度融合,组织开展白云山还绿于民、高快速及铁路沿线专项整治等行动,白云山大钵盂18栋违法建设、铁路沿线桥中二手厨具市场等多宗长期未能拆除的违法建设“钉子”被彻底拔除,今年以来白云山还绿于民拆违行动共拆除违法建设36.02万平方米,铁路沿线彩钢瓦房和违法建筑隐患共整治近35万平方米。截至8月15日,全市共拆除违法建设3556.08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9.02%。
三、厕所革命推进成效凸显。完善管理标准规范,制定出台《广州市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广州市公厕日常管理经费预算指标》《广州市“厕所革命”评价办法》等标准和规范性文件,打造97座示范公厕,完善厕位配比和人性化设施建设,建立专人保洁服务机制,严格执行“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卫生保洁质量标准。大力推进乡村公厕建设,新建乡村公厕146座,预计2019年底乡村公厕将达到2707座,全面实现全市行政村和人口规模300人以上自然村乡村公厕两个全覆盖目标。积极推动社会厕所对外开放,动员临街机团单位2133座内设厕所对外开放,并悬挂OTG对外开放标志,建成87座装配式公厕,解决公厕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深入排查整改“公厕革命”有关问题,梳理引导指示牌设置不规范、功能设施不健全、服务管理不到位、农村社会厕所对外开放工作进展缓慢等方面问题2071宗,下发督办通知14份、通报4期,加大整改力度,迎接国家考核。截止目前,全市共完成全市共完成1736座公厕建设任务(新建495座,升级改造1241座),完成率 77.5%。

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有新突破。落实《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十三五”规划》,启动新一轮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新建5座资源热力电厂、5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和新改扩建5座卫生填埋场。目前,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资源热力电厂项目完成工程建设,已进入试运营,正在开展竣工验收工作,第三资源热力电厂进行功能测试,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11000吨/日。福山生物质综合处理厂已经试运营,生化处理规模2040吨/日,李坑综合处理厂计划9月份带料调试,餐厨垃圾处理规模1000吨/日。兴丰应急填埋场填埋一区和填埋二区部分库区已经投入运营,形成“焚烧为主、生化处理为辅、填埋兜底”分类处理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