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姜与异狼刚下邪山,身后一人影突近,视其形,窈窕玲珑,当为佳人,突举一剑,向太姜后袭之。
太姜猛感剑风于背而至,异狼已先闻风声,一推太姜,倏回头,向后人影击去,后人影未料对方如此神勇,与异狼几个回合下来,被击倒在地,异狼剑风一指其咽喉。
“曰,汝乃何人?何故窥袭吾等?”
“休问!未知!”
“若不从实招之,吾将一剑封喉,直取尔性命,招与不招?”
“不招!”
异狼正欲击取女命去,未料身后太姜一娇叱:“放她去矣,休伤她命!”
“何故?”
“此女吾认知矣,她乃豳地一佳人,名太娇,从小生长豳地,同古公与吾,一道长大。”
“既然太姜与汝一道长大,汝何故杀之?今日,吾视太姜份上,饶汝一命,汝速速离开,莫让吾再相见于汝,然则汝命休矣!”
此娇女何故杀太姜矣?仇杀?情杀?
幼时,太娇,古公与太姜一道于豳地长大。三人一道玩耍,一道学剑,不知不觉,时间飞逝,渐渐长至青春妙龄。
太娇于古公心生情愫,然古公心系太姜一人矣。
花灯月夜,小桥柳下,太娇屡招古公拒之,心生仇冤。得知古公所系之人乃太姜,遂切恨于心,总思除太姜而后快。
无奈,古公时不离太姜左右,难下手除太姜之。
太娇屡思其法,约太姜出玩,一日,竟推其于荷池,险丧其命。太姜知其心有异,不知原诿,探其心,知其意,姜以诚感之,欲让其爱于娇,劝古公娶之。
无奈,古公心性执拗,非太姜不娶矣。姜退其贤,愿为妾,娇为主。
古公摇头,扼腕!
“今生,吾只娶太姜一人,绝无二心!然则,吾,入庙山门,不问世事。”
若天降霹雳,娇痛恸欲绝,但怪姜之过矣,若世无姜,古公只娇一人系。
至此,娇恨甚深,除姜之心更甚。
古公娶姜为妻,二人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形随影后,娇不得其手。
次年,二人添长子太伯喜,娇怒大盛,几次欲灭太伯而无果。
一日,太伯于后花院玩耍,娇趁人不备,将太伯诱至其荒野之所,弃之。
幸太伯命大福大,众人慌寻其人,见太伯涕泪布腮,手脚脏兮,一跌一撞寻将回。指娇证,娇连夜奔命,去向未明。
太娇离去,太姜侍其爹娘若亲生,嘘寒问暖,伺侯其母不离左右。其母得太姜为女而甚慰矣。
太娇去向不明,久不归,庶人皆以其失,渐忘之。
未料今日竟相见,大惊,太姜念旧情,放太娇而去。
二人疾步而上岐山巅而去,上得山巅,云雾缥缈,树木参差,蓝天白云,花香鸟语,好一幅旷世奇图。
云雾缭绕处,突闻松林处传近悠扬悦耳之琴瑟相谐音,其音高山流水,时而若淙淙溪流流淌,时而若万马奔腾于沙场,时而若情人偶偶对语,时而又若大海波涛涌动。听之让人如痴如醉,留连其间而不得自抑。
“兄嫂,敢情二仙就近于眼前。”
“贤弟勿动,切勿打抚他二人琴瑟合鸣之雅兴,待曲终再近前问安。”
“是矣,如此甚是。”
二人痴痴于原地,立闻音,享天籁。
不久,琴瑟音绝,空静幽然,一缕香风拂至,二仙飘然眼前,身袭白纱,以纱掩面,身形轻无声息,超然脱骨于天外。
“二位何方贵客,来吾仙地何甚?”
“二仙家,吾二人乃山下姬人,因族一小儿身患重疾,不治,方上山求二仙以赐良药以救之。”
“尔二人请回矣,吾二圣未至月圆绝不下山也,见谅。”
“此事关族人安危,求二圣屈尊前去救人吧,救人如救火。素闻二圣心慈仁义,菩萨行天下也。”
太姜立跪于地,向二圣叩首。
“哎,女子快起,二位心系族人,乃仁德之人,吾二人也不忍小儿疾苦,速与尔二人前往一探,罢矣。”
“叩谢二圣,破旧规,而治人,大恩大德,感天地泣鬼神矣!”
“走,速去。”
“师兄,这……恐不妥!”
“师妹,救人先行,至于其后,勿忧勿忧矣。”
“好吧,师兄,吾与尔下山去治病救人,走矣。”
二仙圣,太姜,异狼四者随风若飞,须臾而至山下。
“古公,二圣已请至!”
“速速去治族人小儿之命矣。”
二仙圣临于见生床椽,但见其脸色青紫,双唇紧闭,已病危芨芨矣。
“此儿患之乃世上罕见之疫疾,幸吾身配药方,且可缓解疾痛。”
男仙探怀内衣襟处,取一玉瓶,从其倾一粒红色疾丸,置入见生口中,入腹。
少顷,见生倏然醒目,开口语,竟生龙活虎,无疾痛之象矣。
“尔等此为何故?聚守床沿。”
“见生,尔疾多日,命将休矣,是以异狼与太姜上山求二仙圣,方得以救,尔还不快下地叩谢大恩乎?”
“叩首恩者!”
见生双膝着地,久叩不起。
“好生将息,尔乃错食一物,加之体弱难抗至疾矣,日后当勿乱食野果,恐生疾患矣!”
“二仙圣所言甚是,吾乃食后山野果,勿知其性,而乱之,故患疾……”
“下不为例矣,让众人为尔忧心矣!”
“叩首古公,诸位劳形矣!”
“疾患已除,吾等告辞矣!”
“二圣仙何不留于山下,安于吾姬族,吾等将以礼以尊待之,不知意下何如?”
“叩谢古公美意,吾二人于山巅久居数年,已脱尘绝俗,若非此次疾患危,吾二人绝难离山巅矣,见谅,告辞!”
“二仙圣既不愿入住姬族,去意已定,吾亦不便强留,就此别过,其大恩之处,古公铭记于心,若有事相互,吾不遗余力,以尊之。”
“谢过古位,告辞矣!”
二仙圣辞过众人,飞逸山巅而往也。
山巅至二仙圣一去,陡然空无,万物箫瑟,百鸟不语,花香暗然,其色其味皆虚无一物。
二仙圣立于其中,顿感凄然,双目涕下,血涌于胸,青丝转白,颓然老朽,双双倒地昏厥而去矣。
(欲知后事,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