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物平等乃为天地之精神
作者/三木秉凤
万物本具各之物色,在物格上自然平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天地设位,自然有序,万物定其中矣。是故在万物眼中,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在天地眼里,物格无别,皆为其平等子民矣。人伦社会来于天地自然,必秉承自然之性,其人格平等,故其人权平等,此为西方“天赋人权”之理论依据。若依次推论,人格平等则人权平等,人权平等则民族与民族之族权平等,族权平等则国家与国家之国权平等,而平等的前提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享有充分的自由,自由必依其相对之序,所以在一定规律性秩序支配下的自由运动,是宇宙万物的基本所求,而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的所有斗争,不过是人性崇尚自然大道的一种阻力排除而已。

是故一定秩序下的自由发展与个性展现是宇宙万物及人类社会的基本追求!人类社会是宇宙万物的一类自然而然的分支,绝难逃脱宇宙规律的支配。人间虽有贫富夭寿,这是现象,但万物之本质物格并无他别!《道德经》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五章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由之圣人对待世间缤纷万象,如善恶、长短、高下等,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没有分别之心。

孔子提倡世间之人应当泛爱以及基督之博爱,皆体现出天地之本有精神,“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而孟子亦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家认为:诸佛与众生平等。由此观之万象平等其实是世界顶峰思想的共性理念的基础中的基础!
人格平等与物格平等,是人类社会与宇宙自然的天然所赠,而平等之对面就是分别。分别就是外界事物在我们内心产生虚像对立。分别心从何而来?大千世界纷纭繁杂,五彩斑斓,我们接触外部事物时,会不自觉地根据个人喜好在内心世界进行感性划分,如美与丑,远与近,爱和恨,大与小,高尚与鄙陋,快乐与痛苦等等,正是这些内心感觉出现着异,导致了世间万象参差不齐与百花争艳。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之律被世间凡俗所破。有人认为分别心是宗教之概念,超越了世俗,其实道法自然,人类社会本该超越私欲回归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入世与出世本是同世,平等与分别本无二心,我们不去对宇宙现象做出人为的“取类比象”,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即达到了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般没有偏爱也没有私恨自一视同仁之状态,而这种状态就是“物格平等”的宇宙本然状态,万物就其作用与存在的意义也许千姿百态,但就其本“格”却并不差别,太阳高照与星星之火之别,其实来自我们的内心分别而非宇宙之本质。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三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