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一鸣先生离开武义考
据90版《武义县志》载:建国前县级行政机构,民国时期知事、县长名录,民国十五年(1926)前称知事,之后称县长,蔡一鸣先生任职时间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6月,
接其任职的是杨振,安徽桐城人,接任时间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3月。据此,蔡一鸣先生应该是1945年3月离任的。这条历史记载正确否,我想用以下几个史料来佐证。
据蔡军回忆,1995年秋蔡一鸣长子孝传和二女蔡军两人专程看望叶一苇先生。当时叶一苇尚住杭州官巷口枝头巷28号。当叶一苇见到孝传,就说,你是生在新宅的,那时你胖胖的。交谈之欢溢于言表,叶老当场作诗,并草书一幅中堂,诗云:“兵荒马乱时,菊水君生地。岭上多白云,莫忘家国事。孝传同志雅属。乙亥秋。叶一苇。”条幅右上钤印的引首章为“乙亥”,左下铃印的名号章为“叶航之玺”。诗中所说的“菊水”,就是新宅镇的菊溪,这里借指“新宅”。据蔡孝侗提供的资料,孝传生于民国甲申年,十一月十二日辰时,即公元1944年12月26日。此证蔡一鸣先生那年还在新宅。蔡孝传,1963年下乡到玉环县解放农场,后调仙居苗辽林场、仙居县林业局,曾任仙居县政协委员,2006年因病去世,遗有二子。蔡一鸣先生有多首诗写给孝传,如《喜传儿自仙居来省·一九六九年春节》、《传儿扶往候诊待之甚久偶向植物园散步》、《九月十二月台风袭东南沿海因忆传儿玉环农场感怀有作》,每首诗都记挂自己的孩子,诗中流露出那种父爱,真比天高,比地厚。
据蔡一鸣先生的《香白诗存·卷五·一九四二~一九四五》中最后第二首诗《别岭上》,诗中有“岭上扬鞭去”,“他年能化鹤,重访此山隈。”足证1945年他离开了新宅,离开了武义。所谓“山偎”是指山的弯曲处,这里借指新宅村。
据蔡一鸣自己的回忆,他说:“四二年的春季,敌人又大流窜,金华、丽水、衢州相继论陷。我率部移到宣平,旋奉兼任武义县长,后改专任。武义的县城已经沦陷,我在乡区恢复政权,抚辑流亡,整顿教育,与敌人作游击战。一直到了四五年的三月,因身体生病,不能再支持了,请求休养,就辞了职务。当年的八月日寇投降。”
就这样,蔡一鸣先生在武义战斗生活了整整三年,就再也没有回过新宅的“山隈”。
2019.7.24.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