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人们习惯上会这么说。
也有人因此就说,字如其人完全是胡扯,是没什么道理的。
说一个人字如其人,不少人首先会想当然地把一个人所写的字,和他的相貌联系起来。
被人把字体和相貌联系在一起的,初唐书法家欧阳询就是一个典型。有关历史上记载,欧阳询相貌比较丑陋。像《新唐书·儒学传》上说欧阳询是“貌寝侻,敏悟绝人”。是说欧阳询相貌丑陋,但是聪敏过人。欧阳询究竟怎么长相丑陋,唐人孟棨的《本事诗》里如此记述:国初长孙太尉见欧阳率更姿形么陋,嘲之曰:“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言麟阁上,画此一狝猴。”唐高祖李渊有一次就曾说过:“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李渊的这种由字及人,就是想当然地把一个人的字与他的相貌联系起来。
字如其人,这种说法怎么来的呢?
字如其人这说法,最早应该是来源于东汉许慎,他在《说文解字》里这样说道:“书者,如也。”
后来,清代著名评论家刘熙载,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种说法。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是这样说的:“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你看,人家刘熙载所强调的,是一个人的书法作品,和他的学识,他的才干,他的志趣、性情等等,是有关联的。或者也可以这么解释,一个人的书法,代表了他的学养、性格、情怀和心境等等。
刘熙载所说“字如其人”,可没有提到一个人的相貌,也没有提到一个人的品德哦。
因此,人家蔡京,尽管是宋代的权臣、奸臣,品德不好,但是人家蔡京有才干,有眼光,有谋略,而且他饱读诗书,也是富有学问的,他爱好书画收藏,他对书法感兴趣,也下过大功夫学习书法,书法功底也很深厚,蔡京写得一手好书法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李邕,是唐代的著名书法家。李邕的书风是大气厚重的,雄壮劲健的,李邕其人也是富有个性特色的,他才华横溢,学识丰富,有侠义心肠,还富有气概。裴休见到李邕的书法碑刻,曾经说道:“观北海书,想见其风采。”
裴休的这种说法有问题吗?没问题!由一个人的书法,联想到一个人的风度、神采。
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很多时候还是书法家心境的一种映照。因此,我们说字如其人,最能够让人们对号入座的,应该当属弘一法师。皈依佛门以后,弘一法师的心和人,已经完全是出世的。他皈依佛门之后书写的作品,风格安静内敛,
宛如一个个静坐的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