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净寺:昙花影里放金光
陈 忠

两年前,站在张夏百年老火车站的站台上,看着车站东面的一座早已废弃的德国水塔,忽见不远处的山脚下有一座杏黄色院墙的寺庙,沐浴在玫瑰红的朝霞之中。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说,那座山叫通明山,那座寺就是义净寺。朋友说,中国有两座用高僧名字命名的寺院,一处是陕西的玄奘寺,再一处就是济南的这座义净寺。义净寺原名双泉庵,是座千年古刹,始建于隋唐年间,是唐朝义净法师的祖庭。言毕,又道:有时间你来吧,肯定让你大长见识的。
之前,一看到黄墙琉璃瓦的院墙,就会联想到石阶上的落花、幽静处的竹林、青苔上的月色、捻动云水的佛珠、午夜如豆的青灯、拂过窗棂的檀香、飞檐下的斜雨、清越的木鱼声……也曾去过灵隐寺、灵岩寺、国清寺、南华寺等几处寺庙,吃过斋饭,住宿过夜,并不是处于厌倦尘世而去寻找清净之地,更无断了六根想做出家人之念,只是想感受一下苍然雾霭中的晨钟暮鼓、清风明月里的临水荡碧、幽篁坐禅处的心境澄澈。
是日,我和文友栾磊一同趋车去了义净寺。路上,栾磊谈到,贞观年间,药王孙思邈曾在这一带采后中草药,后写成《千金方》第三卷,所以,这里的药王庙、寺院从唐朝起就香火极盛,每年二月十五来这里赶庙会的,人群攒动……正说着,他举手指着前方的一座山喊道:那就是通明山,你看,像不像一尊仰卧的佛?循声而去,果然有些神似。栾磊说,义净寺就座落于佛腹之下。义净寺原建于隋唐年间,是义净法师出家的土窟寺的下院,也是义净法师驻锡过的寺院。
拐了一个弯,苍松翠柏间,一座宏伟的黄墙琉璃瓦寺院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

义净寺院坐东朝西,门口竖立着四大金刚的铜像,严肃威武。
走进寺院,便见一处平台上,一棵千年树龄的核桃树枝繁叶茂,仿佛一种悠长的时空回音,将千年流转的香火在这一刻深深凝聚。其树身粗壮有力,需要三个人才能合围,而树心已空。
如此繁华与空芜照见中,岁月成就的觉醒顿时跃然尘寰。
正殿前,并列着两眼泉井,宛如一双凤眼,一边注视着混混红尘,一边守护着朗朗乾坤。
寺中有药师殿、弥勒殿、观音殿各大殿林立。大殿楹联为三藏义净法师真迹:“花雨缤纷双树枝头联贝叶 香云缭绕昙花影里放金光”。大雄宝殿前的两棵千年柏树,一枯一荣,暗含“荣的是常乐我净,枯的是四大皆空”之意。
“施主,请!”突然,一位眉清目秀的知客走到我们面前,引导着我们走进了客堂。
一缕晨光透过窗棂投射进来,室内的那盆绿叶植物生动光鲜,在这初秋的季节里,依然焕发着它蓬勃的生命力。
我们如约见到了本院住持释常净法师。
之前,知闻常净法师自幼佛缘深厚,一心向佛,出家后,深得佛教界高僧大德亲传,接能阐大和尚法卷,为天台宗第46代传人。
攀谈中,常净法师告诉我们:在唐代佛教史上,只有义净三藏法师是可以与玄奘媲美的伟大人物,同是西行求法的高僧,他与东晋法显和唐代的玄奘并称为“三大求法高僧”,又与后秦时代的鸠摩罗什、梁朝真谛和玄奘并称为“四大译经家”,其著作被译为法、英、日等国文字,义净法师功绩卓然,多次受到当时朝廷的褒奖。玄奘、义净都是唐朝时出自山东的高僧,他们两个人就占据了我国古代佛教四大译经家的半壁江山……
义净大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求法的先行者,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和泰国等国非常受尊敬,是继法显、玄奘之后最有贡献的代表人物。他的西行和翻译佛经活动,不但对唐朝的佛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在地理、外交、医学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功绩。
那些年里,西域各国战乱纷繁,过去法显、玄奘法师开辟的陆路阻隔,去天竺,僧人们大多选择了水路。好在自贞观以来,南海夷道商船来往频繁,每年从五月开始,波斯、大食商人就会挂起百丈帆,顺西南季风,载着香料、珠宝远涉重洋而来,到了十一月份,再借着东北季风,满载交易的茶叶、瓷器、丝绸踏波而去。
我问:义净大师为什么非要冒险西行取经呢?
常净法师说:义净大师当年冒死到天竺去求取“真经”,其目的就是用印度正统的典范,主要是戒律方面的规定和僧伽内部制度,来纠正当时中国佛教的偏误,矫治时弊,力挽颓风。他的《南海内法寄归传》,特别详细地记载了印度佛教的僧伽制度和戒律规定。回国后翻译的经典又以律藏为主,传授学徒,以持律为主;他还在少林寺重结戒坛,并撰写了一篇《戒坛铭》。为后世僧人整饬宗风,持律精进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义净大师在唐朝的名气和政治地位是非常高的,单从他归国时受欢迎的场面就可以一窥端倪。当年玄奘大师到洛阳时,宰相房玄龄(济南人)只派了一位大司马、一位将军和长安县令前去迎接,而义净大师回洛阳时,则是女皇武则天亲自出城迎接,当时洛阳城万人空巷,东门外人山人海。人人擎着香柱,个个口颂佛号,争先恐后,都想一睹大师的风仪。洛阳成百座佛寺,都搭制卜车、帐盖,僧众们手持香花,唱着赞呗,整齐地站立两边,其迎接规模大大超越了当年的玄奘法师。
其后,武则天诏命义净住在洛阳佛授寺,并封义净大师“三藏”之号。当时有“三藏”之号的僧人全国仅仅有四位。
斯时,依稀望见一轮金色的佛光,带着深沉的悲伤和喜悦,正从千年的幽谷中逶迤而来……
辞别常净法师,我和栾磊沿着盘山石阶,朝着山顶上即将竣工的义净寺走去。

路上,栾磊告诉我,这山顶上的义净寺,其实是一座具有现代化、国际化、综合性的义净大学。大学内不仅建有气势宏伟的大雄宝殿、义净朝圣园、义净纪念馆,而且还建有现代化、高水平、高层次的教学楼、图书馆、展览馆,以及功能齐全的禅修、安养、寮房、生活中心和通讯设施。
当我气喘吁吁爬上山顶,放眼看去,即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瓦蓝的天空下,雄伟的大雄宝殿、观音殿、法雨楼、祖师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格外恢弘。其冉冉升起的祥瑞之气笼罩着通明山脉,让人不禁心生欢喜。
突然想起常净法师说过的那段话:学习佛法,你一定要知道,破除自己的妄想心是一种真修行。修行的过程就是时时返观自己,永远都是找自己。而凡夫往往只看别人,看着别人自己起烦恼。
我久久地回味着这段话。
是啊,人生原是一场盛大的修行。途中每一次荣枯、每一个得失,都仿佛一种生命的归还,可以让你领悟到灵魂的感召,从容而澄澈。
我知道,所谓烦恼,皆因心不自在,妄想太多而产生。如果能做到心境禅定,爱心无染,即使不能竹杖芒鞋、青灯黄卷,一样可以真知加身,领得晨钟暮鼓,结得一世善缘,获得一生圆满,并不虚此行。
站在高大的山门前,微凉的山风,迎面拂过来,顿感身心清爽了许多。往南眺望过去,是一脉蜿蜒起伏的山峦。突然,山脚下的京沪线上,一列白色的和谐号高铁呼啸而过,过了许久,才感到空气中颤动的波纹平息了下去。
忽听栾磊问道:此时此刻,义净大师会在何处呢?
望着不远处似睡非睡、安详宁静的卧佛,我轻声答道:在云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