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土(散文)
尹燕忠

有人相处一辈子,我却不记得,有人我不多相处,却要记他一辈子。贺立华教援就是使人不能忘了的人,我记他三件事。
相声外交家徐琳兄那天给我啦了这么一件事。他说他表叔于兆荣是桥口人,喜欢写诗,写的很煽情。那天我和于兄上他那里去串门子,说得老于嘿嘿笑,他在篷莱日报当过编辑,给翟永浡市长当过秘书,后来下放到农村当社员,但他做诗的劲头摁不下,一激动,写了首《平阴黄河大桥》长诗,用牛皮纸一糊的信封装进去,不用贴邮票他寄到报社,报社副刊一看好稿,很欣喜,想用,那是文革的七二年兴政审,得调查。贺立华老师就接受这件事,骑自行车找于兆荣,转了好多圈子才在地里找到他。那是个年近四十的庄户汉子,黑红脸子,明睁大眼,热情如火又稍腼腆。他根本没去大桥,却写出诗来,奇了怪啦!贺老师找到大队,说别写复杂了,报社上班那个别写,就写了个贫农,历史清白,大众日报登了,火了,平阴出了个诗人啦。老于后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了个栾湾公社当会计当所长,升到人大主席正局级。于说多亏了贺立华的调查,老于今年八十八,还像一棵向阳花。

贺老师是在高天厚土下成长起来的评论家,他关注全国优秀的作家,支持他们,指出不足,引领文学新军前行,但也不忘农民作者。
让庄铺的农民通讯员张永明就是他拉扯起来的,和他建立了深深情谊。六七十年代写了很多土味十足的作品,连续十年是省报优秀通讯员,闻名全省。他死好几年了,很疼的慌,我喊他庄乡叔,很有大人样,俺爷们楞好,老滋味啦,俺拉社会谈写作到半夜,得盎咂两盒子烟袋圈,他咳嗽还一劲抽,大老实人,说话费劲,他净说立华是好人,没架子。永明二叔死时才70岁,怪可惜了。
安城镇农民林隆明写稿一辈子,今年八十岁了。那一年他写新闻不入门,写女队长何美英写了五千字而不能用,贺老师王有光先生手把手的教,将稿件缩成五百字,只写打机井 一节。题为《战天斗地的女党员~何美英》被大众报刊用,后被《支部生活》刊用,恣得老林蹦高,至今还撸着写,成了镇里曲协主席,大剧本倒腾了十几部,活得怪滋润。
平阴有个老秀才叫孔令才,当过公社党委书记、文化局长和县政协文史主任,很有才。50年代写过剧本《三下驴》,反映新面貌的,但挨了批,成毒草了。他艺术性很高,诗又好,当过济南日报文艺刊编辑,退休后还常写作。贺立华没忘这位老秀才老领导。孔主任生日,贺老师给他写了“仁者长寿”四个大字。老人看到字就眼发亮,啍小曲,他长子孔安生说他都愿意挂立华的字。
一次,贺老师去探望老人,几年不见,孔老人老了,走路蹣跚,说话反应慢,贺抱住老人,哭了。
他 对老作家雷庆龙先生钟爱有加。在他主编刊物《青年思想家》上发表雷诗十二首等诗稿,还写了万字的文章叫《玫瑰大地上的歌者》发表在济南日报整个副刊上,很反响。
最近他又给生活坎坷的孔繁云先生的自传体优美文稿通读几遍,写了五六千字的序言,还委托画家海亭策划了封面,很美气!
贺老师,真性情的人!
2019.6.20日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