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乾隆皇帝的诗”想到的……》
乾隆皇帝一生写诗四万余首,却只一首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知道乾隆最多的大概就是成批成批的清宫剧了,他的后宫中的尔虞我诈,是很多导演以及观众的热爱,而乾隆本人也很多才。他一生作诗有四万多首,可是却只有一首入选了小学课本。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电视剧《延禧攻略》,乾隆最喜爱的富察皇后历史上也有记载,富察皇后就好比乾隆的白月光,是他永远不能忘的人。而富察死后,乾隆伤心欲绝,经常梦到富察,于是便为富察皇后写了很多诗。虽然一生作诗四万余首,但是却只有一首入选了小学课本,你肯定也学过。这首诗就是《飞雪》,还记得诗句吗?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我想每个小朋友都很喜欢这首诗,因为一看就好背。可以想象乾隆写这首诗时,肯定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天气,乾隆一生写诗那么多,为什么就只有一首诗被入选了小学课本?那是因为乾隆的诗平淡无奇,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也没有反映当时时代脉搏,表达不出独特的韵味,让人看了大多都很表象,所以流传下来的不多,能够被人们熟知的就更少了。
而有些人说他的诗很多在夸扬自己的丰功伟绩,显得有些自恋。对于乾隆的诗,我可能孤陋寡闻了,几乎没有听过,但是他后宫妃子之事倒是知道的不少,不知道大家看过乾隆的诗吗?
由此想到当今,一些微信群的诗词爱好者,一天可作好几首诗词,雪片般的发到群里,不论诗词是否符合要求,只要有人夸奖是多产诗人、高人,就心满意足了。只听赞扬吹捧,不听善意点评。说不得。议不得。这样下去,就如乾隆皇帝的诗一样,有可能还不如乾隆皇帝的诗有几首留芳百世,只是自娱自乐罢了。建议写诗填词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基础知识是否牢固,比如术语知识,什么叫:“连韵、挤韵、撞韵、落韵、凑韵、混韵、平头、上尾、孤平、三平尾、三仄尾、出律、隔、对仗不工、造词、凑句、未领格、未对仗、晦涩、语句不通,意象杂乱、缺少呼应、离题……”等等。
二、写诗后自己检查:
1、是否出现病句?
2、诗句是否达意?
3、别人是否能看懂?
4、读起来是否顺口?
5、词句是否拼凑?
6、格律是否正确?
7、自己的诗的意思是否自己看懂,别人不知你在说什么?
8、语汇的压缩是否合乎大众的语言习惯?
9、词汇是否自造?
10、写后先读,读起来气闷的,说明作品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