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班有个戚海龙》序言
河南省新蔡县河坞乡戚楼学校 吴帅
话说戚楼小学六年级,那可是一个人才辈出、藏龙卧虎之地。两间教室里生活着三十五位成员(包括语数两位老师),他们一个个身怀绝技,侠肝义胆。他们中有的被称为“学得疯”,有的被评为“众王归一”,也有被人送外号“无人疯”;有公认的“迟到大王”,有自封的“蛋王”,有学习成瘾的“百变书生”,还有人见人爱的“国宝”……在各自的领域里,他们钻研自修,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七彩的课余生活中,他们也不忘互相切磋一下“武艺”。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
他,矮矮的个头,不胖不瘦的身材,留着小平头,两只一笑起来就眯到一起的小眼睛,尤其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一对小虎牙,一笑起来就会暴露出来,再配上两边的小酒窝,任何人只要一见他就能确定他是一位“怪才”。
他天资聪慧,学习成绩一直居高不下,但如果每次有两个没有交作业的,那他一定会名列榜首,这一项桂冠无人争得过他。每天放学都会被老师留到很晚才会把昨天的作业补完,让他在学校把作业做完再回去,他一定会信心满满地向老师保证:学生一定会按时把作业完成。老师一心软就会放他一马,可第二天要作业时,一定会让你大跌眼镜——他立马就会装出一副很无辜的样子,并且承认错误态度绝非一般的良好。耷拉着头,一只手拿着作业本,一只手摆弄着衣角。看着他那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老师只好放学之后再发落了。他典型的就是一个“承认错误的巨人,改正错误的矮子”。
他性格开朗,笑声洪亮。绝对是王熙凤型的“未语笑先闻”“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全体成员都不能猜出他因何而笑,都认为他是先天性“笑肌失控”,人还没有进教室,笑声早已从楼梯口飞进了班里,据不专业人士统计,按照他笑的频率分贝,坚持一小时,基本能把教学楼震塌。为了避免给校园制造恐慌,大家给他治疗“笑病”,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他还是一个标准版的“多动症”。每次上课,他的注意力集中世界最高纪录是15分钟,原因是在他“三进宫”(屡次被请进办公室)之后,被家长狠揍了一顿。可就在第15分零一秒的时候,不只是疼痛感消失了,还是看破红尘了,最终他还是涛声依旧了——趁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候,偷偷地用一双黑乎乎的小手揪了揪同桌女生的小辫,继而又顺眼牵羊冲后面的同学做了个鬼脸。惹得同学一阵偷乐,并迅速蔓延全体同学,一个个小脸憋得通红,弄得让亲爱的吴老师感到一阵阵莫名其妙,不止一次地打量自己的衣着。虽然数学老师一脸严肃,同学们都视为“凶神恶煞”,可仍然也改变不了他的这一嗜好。老师一次次“请”他打破世界纪录,同学们也一次次鼓舞他,然而他最终还是“黄粱一梦”。
在玩上,他也可谓是身有绝招,一呼起,而全校应了。有人说,如果把他的脑细胞取出检测的话,玩细胞至少要占百分之九十九。他的玩可真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总之只有他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三五成群,吆五喝六的可以玩得忘乎所以,就连独自一人一根自动铅笔照样也能玩得不亦说乎。他玩枪战,第二天一定会有很多男生拿着自制的木头枪,鞍前马后,唯他命是从,继而方圆十几里不知有多少木头因他而丧命了;木头枪被没收,他又会率领着千军万马高玩“神奇宝贝卡”一夜之间风靡全校,害得小卖部的“卡片”被“洗劫一空”甚至造成了全乡大小商店卡片货源告急……只要一下课,看吧,他的位上保证围拢一大帮善男信女,其中有无数个他的忠实“粉丝”,时而会传来他那海啸般的狂笑声,望着他那不顾形象,笑得变了形的脸,十有八九的人会鄙视地说一声:“神经病!”偶尔被他听到,他不但不生气,反而会纠正道:“小生不是神经病,实乃精神病也!”继而给你来一个很妩媚的动作,弄得人哭笑不得。老师经常说我们班又多了一个女生,他听了一定会偷偷接道:“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他又是一位侠肝义胆的“江湖人士”。尽管是办公室的常客,人家会自我安慰:“那是老师对我的特殊照顾,办公室多好呀!冬有暖气,夏有空调,除了我,谁能享受得了如此宏恩!”听听,这语言,这气魄,多大气!他还知恩图报呢!前一阶段语文老师说,数学老师病了,让我们见了表示一下慰问,同学们一听都大叫:“谁敢呀?”他一下课,就溜到办公室门口,在数学老师的位置上深情回眸,只可惜还是欠缺勇气,最后还是逃回教室。不过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他可是英雄归来,在大家那群体崇拜的目光下,他开始侃侃而谈他跟数学老师那亲切的会晤场面,恨不得唾沫星子飞溅到每个人的脸上。老师一有什么吩咐,他绝对是首当其冲,快马加鞭,唯恐有人与他争功。如果他看见有人有难,绝对会挺身而出…… 他就是我们班里的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戚海龙,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聪慧、懒惰、幽默、风趣、热心、侠肝、义胆,集优点与缺点于一身的形象,他是我们童年生活的影子,从他的身上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是我们写下的第一本小说,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参与的创作过程,它取材我们的“每日一段”作文素材,经过大家的整理综合而成。尽管显得稚嫩,但它是我们的真情流露,这里流露的是我们的同学情、师生爱。
结集成册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也能创作小说了,作文并不难,就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有感而发就是作文。创作的根本是真实,只有真实才会有真情,情动而辞发,写出来的东西才会吸引人。
这是我们的第一本,以后还会有第二本、第三本……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我们不期望能够发表,只为自娱自乐,留下童年生活的足迹,若干年后如果你能够有幸看到它,那也不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2012年12月16日夜
作者简介:吴帅 驻马店市作协会员,多篇文章发表《天中晚报》,一个喜欢文字和音乐的人,课余时间带领孩子读书玩乐器,自费为孩子购买图书几千本,一生只做一件事: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