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吹牛吹小了【小小说】
黄学友/文
今年秋天,清水湾乡借秋种之机,大力推广大沟麦种植,说的明白一点就是推广小麦套种其它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据说这项工作是县里统一要求和部署的。县农业局还向各乡镇发了文,要求一周一次上报数字,并编发推广大沟麦种植工作简报,定期下发以利于交流。清水湾乡柳乡长主抓这项工作,他在对这项工作做了全面安排和周密组织后,没有忘记加大宣传力度。

柳乡长把通讯报道员小李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说:“推广大沟麦种植是当前我们清水湾乡的重点工作,你要跟上形势,配合这一工作,重点搞好宣传。”又说:“这样吧,明天你就到各村的生产现场去转转,进行实地采访,回来后马上写一篇新闻稿寄给报社。”小李听了柳乡长的安排,哪敢怠慢,立刻带上采访本,携照相机,赶往各村大沟麦种植现场。

小李已在清水湾乡干了多年的通讯报道员,很有文才,在省、市报纸上发表了不少新闻稿。去年他写了一篇题为〈〈鼓掌声为谁响起?〉〉的新闻稿,被评为省级好新闻二等奖。按理说凭他的经验和新闻写作技巧,完成这次采访,写出一篇让本乡领导和报社编辑满意的稿子不成问题。可这项任务恰恰是柳乡长亲自安排的,这不得不让小李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引起高度重视。

小李一连转了五个村的大沟麦种植现场,发现人们虽然都在忙于秋收秋种,可真正推行大沟麦种植的却不多。不少农民对此仍然有些想不通,坚持利用传统的种植方式,这给包村干部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一个村的生产现场,一位农民已按传统的种植方式打起了麦畦,可包村干部不愿意,硬是用镢给平了,那位农民就在田里一跳老高的骂娘,还扬言要告村干部。看到这些,小李更感到了宣传发动的重要性,同时从内心生发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小李在生产现场作了详尽的采访记录,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回乡后开始写稿,可当他写到全乡完成大沟麦种植的数字时又犯了难,根据他采访掌握的情况看全乡共完成大沟麦种植还不到500亩,这个数字与推广面积显然小多了,把它写进新闻稿肯定不妥。怎么办?为了让稿子见报,让柳乡长满意小李决定吹一回牛。让大沟麦种植实际数字翻了一番,在稿子里写上了1000亩。稿件寄出后,小李又后悔了,他觉得这次吹牛吹大了,于是心里一直嘭嘭直跳。

稿子很快见了报,起初小李还为里面的数字不实感到不安,可一想到柳乡长见了肯定会高兴,也就心安里得了。

这天,小李被叫到了柳乡长的办公室。柳乡长黑着脸把一份文件摔在桌面上说:“你看看,你做的好事。”小李不知做错了啥事,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份文件看,才知道那是县农业局通报全县大沟麦种植进度的文件,清水湾一栏里的数字是1000亩。小李就想,坏了,吹牛吹大了能不出问题吗。这时柳乡长又说:“小李呀小李,你可真能跟我作对,我向上面报了5000亩,你在报纸上给我弄出一个1000亩来,你算有能耐。”又说:“你这一笔给我戳去了4000亩,你知道这4000亩意味着什么吗?它不仅意味着我们的工作落后了,还意味着我们白白丢掉了4万元钱——县里的文件上写的清清楚楚,每完成一亩地的大沟麦种植就奖励10元,你这轻轻的一笔就给我勾去了4万元……”

小李没听完眼前就开始发黑,最后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出柳乡长办公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