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源国际诗歌文化传媒集团
诗人 晴雨 作品专辑

我的母亲
文/秦本云(湖北)

母亲节到了,关于母亲的往事电影似的在我眼前闪过……
一、 母亲的家事
我的母亲高光荣,出生于湖北黄陂高家岗,在家排行老八,是外婆的幺姑娘。打我记事起,外婆就在我们家住着。那时大妹尚小,因外婆50多岁摔坏了一条腿,平时走路时靠一只高脚凳、一根拐杖撑着。顽皮的我常常抢了外婆的拐杖,让她撵不着我。后来母亲要生二妹了,父亲带了我们兄弟俩,送外婆去了武汉。
母亲的家事知道的不多,常挂在母亲嘴边念叨的都是关于她的姊妹们:
大姨妈名九双,说是这个名起的准,才有了后来的弟弟妹妹共九个。大姨妈早年嫁到罗汉寺,生下两儿两女后丈夫早逝,一人拖着两对儿女很不容易:大表姐去世早,留了个小外孙女和大姨妈相依为命;大表哥结婚多年膝下无子,后领养了个女儿;二表哥毛毛两口子在武钢工作,已添了孙子;小女儿的女儿红钢城开了美容院,据说还可以。
大舅是鞋匠,早年带了妻女去武汉谋生。大舅因病去世后撇下了大舅妈和三个女儿。拖着三个女儿的大舅妈改嫁多有不便,便把二姑娘小毛姐过继给了刚成家还没子女的我的父母。改嫁后的周大舅为人厚道、对舅妈和表姐们不错,后来又添了个儿子嘟嘟。
二舅高光良,精明能干,在家乡做过大队干部,孩子们都有出息。长子天长哥在武汉工作,和我们家多有来往。我插队那年原计划回舅舅家插队的,因为我舍不得一起生活的同学们,这才作罢了。我们结婚那年,二舅伯作为母亲娘家老辈子参加了我们的婚礼。
三舅高光季,忠厚老实,做麦芽糖换荒货生意时到汨罗我们家来过。临走丢下成盘的麦芽糖,我们吃了很久。因为二舅妈过世早,三舅妈身体好,父母每次回黄陂都是三舅妈招呼。我们家搬到襄樊后,据说三舅还专程去玩过。
小姨妈高光玉,3515厂从武汉迁到漯河后,一直打探着我们的下落。直到表哥高新年281次车经停汨罗,总算接上了关系,以后来往不断。看到妹妹孩子多、家里日子不好过,总是腊肉、粉丝、豆汁一带一大包地接济着。两姊妹最后成了儿女亲家,这是后话。
幺舅高光乐,是高家官至县长的人物,对母亲哥哥姐姐家都有帮助,也是九姊妹中唯一在世的老人了。从孝感机械电子工业局退休下来之后,两个女儿在身边工作,老两口每天锻炼,身体尚好,现在四代同堂,共享着天伦之乐。

二、母亲的往事
母亲没上过学,不识字,却不失女儿家应有的灵秀。因为有众多的 哥哥姐姐在前,家里下田劳作、出力的活轮不着她干,但纺线织布却做得很拿手。
因为没文化不识字,母亲常常受到大她几岁的小姨妈的作弄:“爹爹规定我每天纺完一斤花就能出去玩,纺完我就跑了。小姐悄悄给我加码,我也不知道。后来家家发现了,教我认了称盘星,这才戳穿了小姐的诡计。”
说起做姑娘时的事,母亲记忆犹新:“那年躲日本兵,爹爹担子里挑了我和老九,二姐、小哥跟了跑。躲过了日本兵,小哥吓坏了一病不起,不久就夭折了。二姐藏在稻草堆里,差点挨了日本兵的刺刀,回家后就神色恍惚。过年就念叨:别个大鱼大肉,我哩喝白米粥。病的不轻,没活几年也走了。”
“有一次正在湾里放牛,有人一声喊:日本人来了,嚇得大家到处钻。我们躲到稻草堆里,大气不敢出,只听见日本人的刺刀戳的稻草霍霍的响。如果日本人放一把火,我们全完了。后来日本人走了,牛也丢了,好几天后又自己回来了。”
后来母亲经本家侄子介绍、嫁给了抗美援朝回国省亲的父亲后,搬去衡阳开始了新线大棚车——铁路修到哪儿家就安在哪儿的流浪生活。因为不识字、工地又大多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安营扎寨,好几年没机会回娘家,几乎断了和家里的联系。

三、母亲的婚事
父亲抗美援朝归国后,整建制划归铁道部,投入了宝成铁路建设。母亲带了侄女小毛一同搬来宝鸡,小毛姐在咸阳住校,母亲进了被服厂。
结婚以后,母亲才知道父亲的脾气古怪,而且隐瞒了实际年龄,比自己整整大了十岁。纵然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也没有什么办法,只有将就着过了。
首先是饮食习惯的改变。父亲原籍湖北南漳,因为与河南南阳毗邻,说话带有明显的河南话尾音。基本是北方生活习惯,喜欢吃面食,而且要求一日三餐不重样。可母亲在家是受宠的幺姑娘,从没做过饭,更不会做面食,磨砺就开始了:母亲不得不从和面学起,做馒头、包饺子,擀面条。
其次是生活习惯的改变。父亲当过兵、生活很有规律,干什么有板有眼。而母亲在家基本不用操心,不会叠被子、不会钉被子,更不会做衣裳。在父亲安排下,母亲进了被服厂,学缝纫机、学裁剪,学会了自己做衣裳。以后二十年,我们姊妹六个的衣裳、鞋子基本都是母亲一手缝制的。直到母亲生病、没了记性,双手连针都拿不住才没做了。
再就是逆来顺受过日子。我出生那年北方的春天乍冷还寒,母亲去井上打水,竟然落进了冰冷的井里,虽说发现的及时抢救上来,捡了一条命,却冻坏了身体回了奶。我是父亲买来羊乳、每个晚上一小锅一小锅熬着喂大的。姐姐常常说:“我现在还记得你没奶吃,张着大嘴嗷嗷叫的样子。”
小毛姐说:“八姨会缝纫,湖北老乡经常找了做这做那,叔叔疑心重,把家搬到山边一个窑洞。八姨听说窑洞里死过人,心里嚇得不轻,有天出去打水,半天没回来。我出去找,才发现八姨掉井里去了。也有人说八姨是想不开,故意跳井寻短见的”。事情过了几十年,具体情况谁也说不清楚了。

四、“文革”旧事
文化大革命,照说是文化人的事,可偏偏找上了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母亲。起初是留守处造反派得到父亲带了公款、去发电机厂提货的消息,要截下公款给大家发工资。父亲没进家门,就先被造反派抓去了禁闭室,把母亲吓得够呛。好在父亲有个徒弟在里面,得知父亲没带现金、是直接汇款去厂家,就说和着放了父亲。
随后就是邻居徐广恩被打成走资派,徐妈妈受牵连挨批斗,准备到老家躲一阵子,临行寄了两口箱子在我们家。造反派得知此消息,连夜抄了我们家不算,还没收了母亲去长沙铁路医院堕胎的免票,逼着母亲写检讨、陪着挨批斗。
时间拖久了,腹中胎儿长大了,最后不得不生下了最后的老六。原本家里有了五个儿女,经济压力就难以承受,如今又增加一张嘴,还受到如此冲击,母亲精神几乎崩溃了。
及至小妹来到人间后,偏偏又爱哭、一哭就扯了嗓子干嚎,心脏病的母亲自然受不了,她也就成了母亲的出气筒。我记得每每小妹一哭闹,母亲就心烦:“你个要债的又来磨人,滚到董家去。”小妹不懂事,拔腿就往后跑。母亲清醒了:“还不把小女拉回来。”
后来哥哥和我相继下了农村,广播里天天宣传着“扎根农村闹革命”的事迹,把母亲的心搅碎了:俩儿都扎根农村,以后的日子咋过啊!那段时间母亲犯病时就用头撞墙,撞得山响,妹妹们看了不敢吱声。
好不容易哥哥被推荐上了湖南师范大学,可约定“社来社去”,又让母亲犯愁了。好在哥哥毕业前,“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哥哥被分在了汨罗二中,有了固定的工作。
不久姐姐从工地回来探亲,帮着洗洗漱漱、忙里忙外,却也莫名其妙挨母亲的骂,姐姐暗自落泪。听邻居介绍了母亲病情后,姐姐马上和父亲取得联系、决定接母亲去工地医院治病;随后,姐姐带走了还没上学的老五;哥哥带了我们老三老四、开始了“没爹没妈”的生活。
好在时间不长,母亲稍有好转,不放心几个上学的儿女就又回来了。有了母亲的家,才又有了家的样子。不过,到了上学年龄的老五回来了,姐姐又带走了学龄前的老六。
有几次我从农村挑了大米或菜蔬、兴冲冲从农村回到家,原本想让母亲高兴一下的,没曾想莫名其妙受到母亲的谩骂,我气得担了箩筐就走,发誓再不回来。后面邻居马阿姨拦住我说:“新民,你可千万别和你妈致气,她那是病态的表现,医生说再这样下去就会得精神分裂症的。”
我当时就懵了,我知道精神病的后果——我有个同学的母亲得了此病,成天到处乱跑不着家不说,家里有啥都往外拿,一个家被败坏的不像样子。从此我的性情大改,任凭母亲怎么谩骂不再还嘴,还做出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心情不好时尽量少回家,可以多挣点口粮贴补家用。实在太累、想家时,也会千方百计的讨母亲的欢喜。
77年,姐姐要结婚了。因为事出突然,母亲手头没有几个钱,母亲想给姐姐一床提花蚊帐做嫁妆,可穷尽了家底还是差一大截。母亲正在发愁,我拿出下乡一年多积攒的34元钱交给母亲,母亲似信非信地看着我、半天才接了过去。
要知道,我插队的地方一天工值只有二角三分钱,那可是我一年的分红和几个月的油盐钱啊。从此,母亲心目中那个“从小看大就不是好东西”的小儿子一下长大了,母亲再看我时的眼神似乎也变了。
1978年,我作为插队知青的代表去处里参加“先代会”,母亲特地给我买了件新棉袄,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给秦家丢脸。那是“文革”以后母亲最高兴的一次——秦家最让人担心的“浪子”总算“回头”了……



作者简介:秦本云,(笔名:晴雨),男,1960年出生,中共党员,三代新线铁路传人。祖籍:湖北南漳。1976年湖南汨罗插队四年后,1980年入职中铁四局, 四局文协会员,爱好文艺 、创作、表演,曾是《四铁文艺》创作骨干,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均有发表。现在中铁上海局广州地铁13号线五项目任职。

桃源国际诗歌文化传媒集团
管 理 团 队
国际诗歌文化传媒集团总部
诗歌顾问 : 桑恒昌
特邀顾问: 德(美国)
董事长,总监制:中年听雨
副董事长: 念闺轻柔衫
总 裁 : 李彩云
执行总裁 : 小城营火
副总裁,艺术制作总监:吻月
制作部
吻 月
李 彩 云
阳光明媚
小 小
马晓夏
国际题图诗歌总部
总 裁: 冰 言
执行总裁:风之子
副总裁: 大 海
副总裁: 昨 夜 天
副总裁,现代诗终审:秦本云
副总裁,现代诗终审:唐风宋月
副总裁,总编:蓝精灵
副总裁:李吉伟
总社长: 蘭 蘭
管理部长:青青的八月竹
社长主编: 晚 霞
林海云风
完美人生
刘 小 丽
凡 星
国际情诗总部
总 裁 : 红 泥 落 雁
执行总裁,现代诗终审:昨夜天
常务副总裁 :阳光明媚
副总裁, 终审: 贤 达
总社长: 悄 然
总 编: 悄 然
国际诗歌诗情画意创作集团
总 裁:小城营火
特邀古诗词终审:暮云春树
副总裁,现代诗主审:红泥落雁
副总裁: 许 向 阳
副总裁:大 海
副总裁:云 若
总社长 :故园情思
总 编: 天地韵风
社长,总编: 刘 小 丽
宣传部长,社长:星光
国际诗歌古韵诗群
总 裁:孔 帷 幄
执行总裁:瀛洲居士
常务副总裁:念闺轻柔衫
社 长 : 云 若
审稿团
瀛洲居士
甜 心
李彩云
冰清玉洁
吴 杰
东方泽华
愚 人
朱 守 平
军 月
云霞浅语
冰 言
大 海
听雨诗歌联盟
总 裁: 李彩云
总社长:梁子歌
彩云诗歌文化传媒
名誉董事长:中年听雨
董 事 长 : 李 彩 云
总 裁 : 吻 月
副 总 裁 :冰 言
副 总 裁 :宁静智远
副 总 裁 :一 依
总编,现代诗主审:古风
总 社 长: 诗 语
投稿待遇:读者赞赏单笔金额少于15元不结算。文章发表七天后结算,第八天起,后续赞赏金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没有赞赏金或单笔赞赏金不足15元的没有稿费。
赞赏金额超过15元,60%为作者稿费,带有诵读的作品赞赏金额超过15元,诵读者和作者平分60%为稿费。40%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稿费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稿费微信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