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美,春心悦
季宏林
春分时节,油菜花开得最盛。在广袤的田野上,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汇聚成一片金色的海洋,一个个灰白色的村庄陷入花海,如同浮在海面的一座座孤岛。每个村庄就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整日里蜂飞蝶舞,浓郁的花香让人陶醉。
红花草,纤细的茎,紫红色的花,一大片,一大片,匍匐在地面,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红花草,油菜花,麦苗,纵横交错,色彩缤纷,一同奠定了田野最朴素的基调。红花草,可肥田,可作饲料,也可食用。揪几把嫩绿的红花草,炒一盘,清香,甜美。
春天,是一个天然的大花园。桃花,梨花,樱花,茶花,兰花,玉兰花,海棠花,紫叶李……众多的花儿齐聚三月,姹紫嫣红,满园芬芳。春天的美,其实就美在色彩上,红色,紫色,黄色,绿色,白色,缺少哪一种元素,都是一种遗憾。一年四季中,唯有春天最让人珍惜,从每一朵花,每一片树叶,似乎都能捕捉到时间的飞逝。
细雨斜风里,一身黑色礼服的燕子,在柳丛里往来穿梭,轻捷地掠过水面,翅膀溅起点点水花。春日里,公燕、母燕忙忙碌碌,衔来春泥、草茎,筑巢,孵蛋,孕育雏燕。水田,沟渠,河塘,随处可见黑压压的小蝌蚪,大脑袋,小尾巴,形似一个个逗号,在水中游来游去,游着游着,尾巴就不见了,变成一群呱呱叫的青蛙。
柳叶一天天繁茂起来,柳条上结着淡黄色的繁密的果子,叶子间潜伏着一种叫“洋辣子”的虫子,与柳条上的果子十分相似,顽皮的孩子折柳枝时被“洋辣子”蜇了,皮肤立即红肿起来,疼得呲牙咧嘴,仓皇地逃回家。做母亲的用牙膏涂在孩子的伤口,有时从哺乳的小媳妇那儿挤些乳汁,抹在孩子的伤口,红肿很快就消失了。
菜薹下市后,莴笋、春韭接上了趟。莴笋的烧法很多,可以和臭干子凉拌,可以炒食,也可以做汤。不管是哪种做法,它那碧绿色的高颜值,总是很抢眼的。嫩绿的韭菜,可寡炒,也可炒鸡蛋,最好与螺蛳肉搭配。螺蛳,村旁的小河里有的是,青灰色的淤泥之上,有着一道道清晰的划痕,顺着这条曲线,就会找到“睡”在水底的螺蛳。螺蛳喜欢攀附在柳树伸到水底的根须上,用手在根须上摸,不到半天的工夫,就能装满一脸盆。刚出水的螺蛳须放在清水里养一养,倒入少许白酒,让它们吐尽腹中的淤泥,然后倒进沸水里烀,出锅后用绣花针挑出螺肉,剪去小屁股,与韭菜一起炒。有的人家做五香螺蛳,先用钳子夹掉螺蛳的尖尖的尾壳,与尖辣椒、八角一起下锅,入味即可。熟螺蛳外壳青黄色,用细针或竹签拨去薄薄的“盖头”,小心地挑出螺肉,放进口中咀嚼,味道细嫩鲜美。
春分时节,野蒜,蒲公英,蕨菜,黄花菜,正是上市的时候。野蒜长在山坡上,纤纤细细,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与大蒜相比,野蒜个头要小得多,味道却很特别,常用来腌制小菜。蒲公英,株子壮,紫红色,披针形,性味甘,微苦,可生吃、炒食、做汤,晒干后可泡茶,是药食兼用的植物。蕨菜,黄花菜,多生长于山间草丛、树林中,寻找的人要吃得苦。蕨菜,细长的杆子,叶子似猫爪,掐下来的嫩头,在沸水中焯一下,晒干后食用更佳。黄花菜,又名忘忧草、萱草,既美丽,又富有诗意。黄花菜,可以炒,也可作干菜吃。
早稻开始育种。老农翻出稻种,浸泡数日后,谷粒生出细嫩的芽子,俨然成了一个个白须老人。老农将发芽的稻种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用一层薄膜罩起来。每天傍晚,老农给苗床灌上水,次日一早再将水放干,揭开薄膜,让种子接受阳光的惠顾。数天之后,苗床上萌发出一片浅浅的绿。
莺飞草长,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人们常结伴去野外踏青,清脆的鸟鸣声一路相伴,身陷色彩斑斓的大花园,暖风送来一阵阵芬芳,熏醉了无数的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