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那些事
刘满英
我的微信通讯录里大部分是认识的亲朋好友,即使加了微信的QQ好友,也是认识十多年的知根知底的。很多人虽然在通讯录里,却不怎么来往,甚至几年不说一句话的也有,他们很少发朋友圈,坚持朋友圈不点赞、不评论、不互动,但碍于是曾经好友,也没有删除。
自从开通了微信,我喜欢看别人分享在朋友圈的文章,从中吸取各种精华,有文学作品,也有生活小常识,小巧门,受益非浅,看完以后不忘在后面点赞。遇上好友需要拉选票,集赞的,想会顺便做了。有一次,见网友小妹领到免费赠送的书籍,问了她要怎么操作,小妹告诉我,这是全民阅读的一次活动,需要30个好友关注即可免费领到书籍。按照她的说法,我先发家庭群,再从认识的同学朋友,告诉大家帮忙关注一下,并且告之三天后即可取消关注。本以为30个好友关注,太小意思了,没想到,还是遇到不愉快的事。一个六十多岁的朋友,劝我不要贪便宜,免得上当受骗,我告诉她,我小妹已经领到几本书了,这是真实有效的,她还是和我争辩,说自己上当受骗不要紧,关键是不要连累到亲朋好友被骗了钱财,劝我马上停止,还说,如果不是好朋友,绝对不会去关注。我当时听了很生气,叫她马上取消关注。当我真正领到书,告诉她活动的真实性,她再也无话可说,但依然固执的说,以后这样的活动还是不要麻烦她。听她这么一说,相当不悦,有种拉黑才痛快的意念在指尖盘旋,转而一想,或许是年龄大了才有的固执。
最先发朋友圈,是发一些不痛不痒的心灵鸡汤,后来,自己的文章偶尔见诸报端时,也会拿出来“显摆显摆”,收获很多好友点赞祝贺,但也会有一些人看了不舒服。有一个亲戚看了我的文字,就说我不应该把家里的事都写进文章里,这样对家庭不好,我告诉她,我写的家长里短,都是积极的、正能量的事,没有一星半句抵毁家人的话语,她还是固执的劝我以后不要再写了,我只好表面答应她,心里却窝着一团火。
过完年,我不仅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还把QQ空间设置了好友可见。一直认为,写作需要随性心静,任何不愉快的情绪都会受干扰。下定决心,零交流的微友清理出去,无聊的群也退了不少,心情一下子舒畅了很多。
有位才貌双全的网友,加为微友后,各自忙,几年未曾说过一句话。她说,她虽然不常发朋友圈,但经常翻看我的朋友圈,她还说,就喜欢看我写的文章,接地气,评价我的文字:贴近生活,熨烫心灵,给人以深邃而悠长的回忆。小文章,大道理,小感悟,大情怀。共同的爱好,虽未曾谋面却惺惺相惜,彼此欣赏。
看来朋友圈里那些闷气,各种看不惯,很多时候都是内心戏在作怪,都是闲出来的恼。
